OpenAI 成微軟財務黑洞?WSJ:虧損吞噬股權價值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8 日 14: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Microsoft , OpenAI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OpenAI 成微軟財務黑洞?WSJ:虧損吞噬股權價值

對於 OpenAI 帶來的巨大損失,微軟(Microsoft Corp.)一直避而不談,甚至不願在財報中揭露明確數字。

華爾街日報(WSJ)27日報導,在最近發布的財年年報中(截至2025年6月30日為止),微軟將OpenAI股權引發的虧損,隱藏在一條名為「其他,淨額」(other, net)的47億美元費用項目裡。OpenAI帶來的虧損可能比這個數目更大,也可能較小,微軟並未明說。該條費用是個大雜燴,涵蓋多筆增項與減項。

微軟表示,上述「其他,淨額」費用在前一年來到13億美元,細節未揭露,僅說明該項目「主要反映權益法(equity method)投資的已確認淨損,包括OpenAI」。

微軟至今仍未公布OpenAI股權的帳面價值、該項投資的結構或其公允市值。微軟聲稱跟OpenAI之間是「互惠的營收共享制」(reciprocal revenue-sharing arrangements),但未解釋跟OpenAI的所有交易會對其報表產生什麼影響,也未闡明對OpenAI的持股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以權益法會計項目認列,暗示微軟有能力對OpenAI產生重大影響力。根據會計慣例,權益法通常會在一家公司對另一家企業的持股比例介於20~50%時使用。

根據權益法,微軟會依持股比例計算OpenAI帶來的虧損,來減去其股權的帳面價值,一旦帳面價值歸零,就不會繼續計入損失。只有對OpenAI進行新投資時,微軟股權的帳面價值才會增加。

根據微軟財報,無論其OpenAI股權的帳面價值為何,截至6月30日為止大概都未超過60億美元。因為這個數字是微軟呈報的權益法投資總額,跟一年前相同。

Tom’s Hardware隨後報導,據傳最近一次二級市場的售股交易,已將OpenAI的估值推升至5,000億美元。即使微軟的股權(economic stake)因利潤上限條款或夥伴機制等因素被稀釋至49%以下,其部位的公允市場價值仍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

然而,微軟卻揭露截至6月30日為止的權益法投資總額僅有60億美元,跟一年前相同。這暗示,若非OpenAI產生的巨大虧損,已根據權益法會計原則抵銷了微軟的原始帳面價值,就是微軟自2019年來對OpenAI投入的137.5億美元,大多未被認列為「已投入資本」(invested capital)這個會計項目。

這種方式雖符合美國通用會計準則(US GAAP),卻導致財報不透明,讓投資人難以判別微軟究竟是悄悄承擔OpenAI營運時產生的數十億美元虧損、或集中在前期投入基礎建設補貼,抑或是把資本留待稍後再使用。

DA Davidson分析師Gil Luria先前曾估算,OpenAI今年恐虧損約100億美元。微軟預定10月29日公布第一季(7-9月)財報,屆時投資人可觀察跟OpenAI有關的費用增減情形。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