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斯萊斯推出全球第一個海運船舶可用的甲醇引擎,可望取代現有的柴油引擎,透過碳捕捉和再生能源生產甲醇,進而實現海運淨零排放的理想。
交通運輸是全球碳排放最主要的來源之一,而使用大量燃料的船運更是驚人,僅僅海運就佔了全球碳排放的 3%,另外還貢獻了 30% 的氮氧化物排放,如果能改善船隻碳排,有機會大幅降低全球溫室氣體和有害氣體排放。
然而要在海運界取代柴油,比陸上交通困難得多。渡輪、遊艇、補給船及各類船舶營運商之所以選擇柴油,是有充分理由的:柴油價格便宜、能量密度高、不易起火、且在全球皆能取得。此外,柴油引擎具備高熱效率、強大輸出、可靠耐用、維護成本低等優勢,使得替代燃料要取而代之並不容易。除了少數實驗性質專案,幾乎全球所有船隻都使用柴油動力,包括台灣這兩年討論度最高的自製潛艦,也要使用柴油。
在眾多替代方案中,勞斯萊斯與Woodward L’Orange 及 WTZ Roßlau 技術研究中心合作,選擇甲醇作為主要研究目標。因為甲醇能透過氫氣與二氧化碳合成,也可以透過生物材料製造,這兩種方式都可以達成「零碳排」生產,同時,甲醇排放污染極低,萬一洩漏到海中,也能夠被快速分解,是一種更為永續的新燃料。
不過要用甲醇當燃料並不簡單,相較於柴油,甲醇在高溫下不會自燃,勞斯萊斯必須重新設計引擎的點火系統、噴射控制,以確保它能夠穩定燃燒。此外,甲醇也不像柴油具備自潤滑性,要把它順利送到該去的地方,得重新設計管線與結構。
「在同級性能中,沒有任何引擎能夠完全以甲醇運作。」勞斯萊斯動力系統公司(Rolls-Royce Power Systems AG)執行長 Jörg Stratmann 博士表示,他們不斷投資研究未來技術,替客戶尋找更多減碳方案的可行路徑。
這顆引擎的細節規格都還沒有公佈,不過勞斯萊斯已經有一款柴油、甲醇雙燃料引擎 mtu Series 4000,這顆甲醇引擎很可能是依此為原型去修改。不過和其他新燃料一樣,甲醇引擎本身雖然很美好,但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供應鏈生態都還是一片空白,短時間內很難看到真正的突破。
(首圖來源:Rolls-Roy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