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Apple Watch 的睡眠追蹤功能即將迎來重大升級,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Mass Amherst)的研究團隊,開發一種名為 BIDSleep 的新系統,這項技術結合 Apple Watch 的心率感測器與 AI 模型,得以讓睡眠監測的準確度更接近臨床標準。
BIDSleep 由 Joyita Dutta 領導的「生物醫學影像與數據科學實驗室」開發,研究成果已發表於《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系統透過 Apple Watch 的光體積描記法感測器,即時收集心率數據,再由 AI 模型分析心率變化,以區分深層睡眠、REM 睡眠等不同階段。
根據研究,BIDSleep 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能將手腕上的數據轉化為接近醫療級腦電圖(EEG)睡眠讀數,平均睡眠階段分類準確率達 71%,優於其他常見方法,特別在辨識深層睡眠方面的表現優異,幫助用戶在需要前往醫院之前就能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第一作者 Tzu-An Song 指出,BIDSleep 在臨床指標如睡眠效率、入睡潛伏期、總睡眠時間的預測表現的很出色,有助於長期追蹤睡眠品質,並提升研究的生態效度,這一突破性進展使得 Apple Watch 不僅僅是一個健身追蹤器,還可能成為識別睡眠問題的強大工具。
目前 Apple Watch 本身已內建睡眠追蹤與「睡眠分數(Sleep Score)」功能,可監測心率、手腕溫度、血氧、呼吸率等,並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等機構的指引評分,至於 Apple 的驗證研究,Apple Watch 在辨識深層睡眠的準確率約為 62%,雖有低估可能,但長期趨勢仍具參考價值。
Apple Watch Series 11 與 Ultra 3 目前已支援「睡眠呼吸中止症通知」,可協助偵測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的跡象,但不做為診斷工具,需要注意的是, BIDSleep 目前主要供研究人員使用,尚未整合至 Apple Watch 的內建系統,而是由 UMass Amherst 團隊開發的獨立 AI 研究應用。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