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最近研發出一種新型浮動水滴發電機(Droplet Electricity Generators),能夠從雨滴中收集能量,這一創新技術有望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開闢新途徑。這種水滴發電機在水面上漂浮時,能夠充分利用雨水的潛在能量,轉換為穩定的高電壓輸出。
雨滴不僅是新鮮水源,還攜帶著自然降落的未使用能量。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探索如何將這些降落的水轉化為電力,然而傳統的水滴發電機在效率低、耐用性不足及成本方面面臨挑戰。這項新技術是雨水能量轉換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未來可能會在城市水資源管理及智慧電網中發揮重要作用。
▲ 傳統的液滴發電機(C-DEG)採用金屬底電極和剛性基底,通常應用於陸地。相較之下,新型水整合式漂浮液滴發電機(W-DEG)以水為底電極和基底,實現了無陸地應用。(Source:國家科學評論)
此次新型浮動水滴發電裝置基於摩擦奈米發電技術,突破了傳統水滴發電的瓶頸。根據產業調查,全球能量收集裝置市場在2025年至2030年間將保持超過14%的複合成長率,主要企業也在積極布局相關產品,推動技術的商業化應用。該技術被視為推動「藍色能源」及其他環境友好型新興能源領域的關鍵突破。
研究刊載於《國家科學評論》月刊。
(首圖來源:pixa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