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暖化不再宜居,研究:海洋物種正在向兩極遷徙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4 日 11:45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海洋暖化不再宜居,研究:海洋物種正在向兩極遷徙

氣候變遷的海洋表現為慢性壓力,包括升溫、酸化和缺氧,以及急性壓力,例如海洋熱浪。科學家已稱,即使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到 2040 年,海洋也將進入未知領域,在目前的升溫速度下,海洋物種為了尋找更冷的水域,已經開始向兩極遷移。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 報告,自 1970 年以來,全球海洋吸收氣候中 90% 的過剩熱量。因此,自 1993 年以來,海洋暖化的速度已經增加一倍以上。報告作者也指出,自 1982 年以來,海洋熱浪的發生頻率很可能也增加一倍,而且強度還在增加。

IPCC 發布針對氣候變遷和海洋變化的研究,模擬四種情境下的海洋狀況,包括當前狀況、高排放未來狀況,以及低排放未來狀況,發現 15 年後,海洋生態系統將面臨極端高溫、氧氣流失和酸化等問題。

海洋酸化和氧氣流失,海洋生物面臨越來越大壓力,不是遷徙,就是適應,不然就滅絕。科學家表示,我們已經目睹這種情況的發生。

每十年遷徙 52 公里

研究發現,自 1950 年代以來,生活在海洋表面附近的海洋物種,平均每十年向兩極遷移約 52 公里。其餘生活在海底的海洋生物,在同一時期內,每十年向兩極移動約 29 公里。有些物種的遷移速度較快,例如澳洲東部的黃尾鰤,每十年遷移的距離可達 102 公里。

研究作者之一澳洲科學家表示,我們已經觀察到,由於大堡礁、珊瑚礁和熱帶生態系統正面臨溫度變化,一些生物的行為也發生改變。一些魚類正在積極尋找更涼爽的棲息地,一些原本被認為能夠耐受惡劣環境的小型鯊魚,也已接近其生存極限。

近年來,海洋生物學家在許多論文中都注意到這種轉變。 2013 年一項重要的文獻回顧發現,在所有研究過的海洋生物中,82% 確實正在向兩極遷移。根據今年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結果,連浮游動物也在兩極移動。

海洋生物面臨三大威脅

隨著海面溫度升高,一些海洋生物也朝向更深、更冷的水域遷徙,尋找生存空間。例如,一項研究發現,在過去 25 年裡,北海的一些魚類每十年就將其生存範圍下移 3.6 公尺。

報告指出,這些變化並非純粹的地理變化,出現在新棲息地的海洋動物,也會以不同方式與周圍的海洋生物互動。其他由氣候驅動的海洋變化,例如氧氣供應減少和海洋酸化,也在重塑海洋生物的模式。

科學家警告,海洋變暖、氧氣流失和酸化是海洋生物的致命三重奏,不斷變化的環境已經使海洋生物的生存變得更加困難。研究預測,在本世紀全球地表升溫超過 1.8°C 的情境下,從本世紀中葉開始,海洋氣候將超過 1995~2014 年的異常值,2040 年之前,即使是環境變化速度最慢、最有可能保留生物多樣性的所謂氣候避難所也會消失。該研究已發表在《地球的未來》期刊。

(首圖來源: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