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即將被取代?量子運算爆發在即,科技霸主押注下一波趨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2 日 8:10 | 分類 Google , Microsoft , 量子電腦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AI 即將被取代?量子運算爆發在即,科技霸主押注下一波趨勢

科技界量子運算與人工智慧(AI)競爭愈演愈烈,許多專家開始探討量子技術是否超越 AI。量子運算是複雜且難以理解的領域,涉及微小粒子的奇特行為,使潛力某些方面被低估。儘管如此,科技巨頭如 IBM、Google 和微軟近期的重大量子運算公告,顯示出這個領域的快速發展。

量子運算與AI的主要區別在於,量子技術通常與硬體相關,而AI則更依賴於軟體。然而,當今兩者已出現交匯趨勢,例如生成AI已被應用於量子電腦的電路設計,而量子電腦也用於加速AI學習與推理。根據市場分析機構的預測,量子產業到2035年可能價值高達970億美元,而AI的價值則預計將達到數萬億美元。儘管如此,兩者都面臨著過度炒作的風險。

量子運算的挑戰之一是其運行環境的脆弱性,微小的環境變化都可能影響粒子的狀態。這使得量子電腦的設計與傳統電腦截然不同。當前,全球的量子電腦數量尚無確切數據,但已知一些公司如IBM和Google已推出超過千位元的量子處理器,商用化進程加速。

量子運算的潛力在於其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決目前超級電腦需要數十億年才能完成的計算。這一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未來可能會加速新藥的研發,並實現個性化醫療。此外,量子運算在優化問題、材料開發、能源節約等領域也展現出顯著潛力。

量子感測器已經在原子鐘中得到應用,並且在非侵入性腦部掃描等新技術中展現出潛力。量子技術還可能改進導航系統,提供比現有GPS更準確的定位服務。

然而,量子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安全隱患。隨著量子運算能力的提升,現有的加密技術可能會被破解,這使得各國在加密技術上進行了激烈的競爭。專家預測,量子電腦的商用化進程已經開始,對數據安全構成重大挑戰。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