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平面上升幾乎注定了人類的命運,科學家一直有關注南北極冰川融化速度,特別是格陵蘭島。最近研究發現,地球最大島格陵蘭島融化過,隨著氣候變暖會再次融化,科學家警告稱,這次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 20~25 英尺,約 600~750 公分。
格陵蘭冰蓋面積達 656,000 平方英里,占約 80% 領土,冰層存在 270 萬年。這幾年科學家一直在研究格陵蘭冰蓋下物質,最近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新論文發現,島上 90% 冰蓋消失過。
研究顯示大約 40 萬年前的更新世,格陵蘭島處於無冰期狀態,當時巨大冰蓋中心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乾燥貧瘠的苔原景觀,孕育各種生物。科學家從 1 盎司沉積物樣本看到昆蟲眼睛、北極罌粟種子、北極柳樹一部分,以及微小土壤真菌和穗狀苔蘚,科學家稱為「冰下的冰凍生態系統」。
證據證明,當時格陵蘭島冰肯定消失,否則不會有這些植物。這些發現支持所謂「脆弱格陵蘭島」假說,即在人類影響以外,自然因素導致冰蓋形成後至少融化過一次。
研究推測,約 40 萬年前,冰被苔原生態系取代,冰層消失時,格陵蘭島氣溫可能約 37~44°F,2.78~6.67℃ 左右,當時二氧化碳濃度約百萬分之 280,今日二氧化碳濃度約百萬分之 420。現在大氣二氧化碳增多,格陵蘭島冰蓋比想像更容易融化。
科學家認為,如果北極能沒有人類干擾就逐漸無冰,那人為暖化後,肯定也能再次無冰。NASA 繪製的格陵蘭島冰層流失地圖,顯示冰層過去幾年迅速下降,導致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約 0.08 公分。
現在地球處於氣候變暖初期,最開始是山地冰川融化,向海洋注入水,接下來就是格陵蘭。一般認為,格陵蘭島融化冰塊現在是海平面上升的第一大推動因素,若全部融化後果不堪設想,數億人可能會失去家園。
2019 年《自然》期刊論文發現,格陵蘭冰蓋融化可能使四億人面臨洪水風險。孟買、開普敦、紐約、波士頓和邁阿密等沿海城市可能會消失。2020 年研究發現,如果溫室氣體排放一切照舊,格陵蘭島最大三個冰川會融化更快,約占整個冰蓋 12%,所含冰量足以使海平面上升約 4.3 英尺,約 131 公分。
研究人員比喻,溫室氣體就像地表蓋毯子,人類能做最好的事就是停下來,把二氧化碳從大氣排出去。
- Arctic fossils indicate ice shelf is not as stable as previously thought, scientists say
- Fossil discovery in Greenland ice sheet reveals increased risk of sea level rise
(首圖來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