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兩年前為收購社群平台 Twitter(現為 X)而向銀行業融資 130 億美元,成為 2008 年金融危機後規模最大被套牢交易,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等七家銀行,一直無法不蒙受損失下擺脫這筆債務,甚至有銀行併購部門薪酬結構也受影響。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巴克萊銀行(Barclays)、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瑞穗銀行(Mizuho)和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等七家銀行,2022年10月提供馬斯克控股公司130億美元資金,協助他買下Twitter。
X平台當初估值過高現更攔腰砍
通常提供融資貸款的銀行會迅速將相關債務出售給其他投資者,將應收帳款從資產負債表剔除,並收取費用賺錢。報導表示,但這些年來,銀行卻無法迅速將這些放款轉移給其他投資者,主因在X財務表現不佳,導致轉移過程異常艱難而「滯留」銀行資產負債表。
X估價已降至約190億美元,遠低於440億美元收購價格,無疑加劇銀行困境,但儘管面臨諸多困難,銀行仍繼續收取利息,並寄望X最後能償還本金。
長期追蹤這類交易情況的芝加哥大學金融學教授卡普蘭(Steven Kaplan)表示,Twitter不僅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金額最大的「被套牢」交易,且有可能是史上規模最大這類交易。 卡普蘭表示:「這些貸款給銀行的壓力比我們見過的其他被套牢交易要更長。」
被首富其他服務吸引卻惹上麻煩
據參與交易的人士透露,銀行之所以同意承銷這項連馬斯克都認為估價過高的交易,很大程度是當時世界首富可提供銀行服務的誘惑力太強,令人難以拒絕。馬斯克和其他投資者投入約300億美元,融資額降為約130億美元,稍為讓銀行緩衝以防出現問題。
這些銀行當時獲得的條件是融資期限七至八年,利率比投資級公司基準高幾個百分點的高額利息。若X能履行支付利息的義務並在貸款到期時償還本金,這些銀行最終仍可能全身而退。
但收購近兩年後,X業務仍難擺脫馬斯克接手後的困境,評估價值已降至190億美元,遠低於當初440億美元,這些銀行為了尚未出售的放款部位,已將放款價值減記數億美元。這些債務帳面損失已損害銀行利潤,同時資產負債表持有高風險貸款,更招來監管機構更多審查,還有銀行為此縮減併購融資交易放款規模,甚至導致一些投資銀行家年薪削減。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Elon Mu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