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斥資 89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取得 10% 股權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3 日 8:33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IC 設計 , 半導體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美國政府斥資 89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取得 10% 股權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週五表示,美國政府已斥資 89 億美元收購英特爾(Intel)10% 股權,成為該公司最新的主要股東。消息公布後,英特爾股價週五盤中一度上漲約 6%。

根據英特爾新聞稿,美國政府以每股 20.47 美元的價格購入 4.333 億股普通股,總持股占比達 10%,交易價格低於市場價。川普總統在 Truth Social 上強調,政府實際上「沒有花一毛錢」,因為這筆資金來自已核定的《晶片法案》(CHIPS Act)補助與安全晶片計畫撥款,並聲稱該筆股份現值已達 110 億美元。

其中,57 億美元來自《晶片法案》尚未支付的補助,另有 32 億美元源自確保安全晶片的政府計畫。英特爾指出,美國政府不會取得董事會席位,也不會擁有其他治理權。不過,美方同時取得額外權利,若英特爾未來失去其晶圓代工事業的控股地位,政府可再購入最多 5% 的股份。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在新聞稿中表示:「作為美國唯一同時進行先進邏輯研發與製造的半導體公司,英特爾堅定致力於確保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由美國製造。」

川普週五稍早則對媒體表示:「他們同意了,我認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筆大好交易。」據白宮官員透露,川普與陳立武當天下午將會面,魯特尼克並在社群媒體貼出與陳立武合照。

這次交易凸顯美國產業政策的轉變。盧特尼克在 CNBC 節目上直言,政府應該用資金換取股權,這筆投資延續了拜登政府時期已承諾的補助。

英特爾近期亦獲得軟銀20 億美元投資,約占 2% 股份。市場普遍認為,英特爾在製程技術上仍落後於台積電,後者為蘋果、輝達、Qualcomm、AMD 等全球領先科技公司代工晶片。

目前,英特爾正投入數十億美元在俄亥俄州建設晶圓廠,目標是量產 AI 用先進晶片,但因市場狀況,該廠延至 2030 年才啟用。去年秋天,公司已確定獲得近 80 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補助以支持建廠。

(首圖來源:英特爾)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