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 超級智慧實驗室 Superintelligence 才剛拉開大幕,資金算力應有盡有,CEO 祖克柏更親自下場喊口號,勢必要讓「人人都有超級智慧」。偏偏就在這個時候,Meta 高級研究員 Rishabh Agarwal 發文宣告:他要走人了。
來看看他的離職宣言:
這是我在 @AIatMeta 的最後一週。是否加入新 Superintelligence TBD 實驗室對我來說是艱難決定,尤其人才與算力高度集中環境。但在 Google Brain、DeepMind 和 Meta 度過 7.5 年後,我還是有種驅動力──承擔不同類型的風險。
This is my last week at @AIatMeta. It was a tough decision not to continue with the new Superintelligence TBD lab, especially given the talent and compute density. But after 7.5 years across Google Brain, DeepMind, and Meta, I felt the pull to take on a different kind of risk.…
— Rishabh Agarwal (@agarwl_) August 25, 2025
是否覺得就是普通的離職場面話?別急,他又補了一刀:
Mark 和 Alexandr Wang 提出的 Superintelligence 團隊願景極具吸引力。但最終我選擇遵循 Mark 本人的建議:「在變化如此快速的世界,可以冒的最大風險就是不冒任何風險。」
沒想到祖克柏掏心掏肺的毒雞湯,直接成了 Rishabh 辭職的理由。
為了贏得 AI 競賽,最近 Meta 挖角節奏異常激進。祖克柏開給不少頂級研究員高達九位數美元薪資支票,甚至親自寫信和 WhatsApp 對談等從 OpenAI、Google 等對手挖角,薪資方案甚至高達 1 億美元。截至 8 月中旬,Meta 成功從 OpenAI 挖走超過 20 人,從 Google 挖走至少 13 人,三名蘋果,三名 xAI,兩名 Anthropic,新員工總計超過 50 名。
然最近有傳言,Meta 持續數月大舉招攬超過 50 名 AI 研究員和工程師後,上週卻凍結 AI 部門人事,還全面縮減 AI 部門規模,重組 AI 團隊。Meta AI 業務將重組成研究、訓練(TBD Lab 待確定實驗室)、產品和基礎設施四個核心團隊 ,大部分負責人直接向 Wang 彙報。之前負責 Llama 大模型的 AGI 基金會團隊也解散。
或許 Rishabh 是受重組風波影響?
但 Rishabh 在 Meta 可沒在混,他自述短短幾個月,就和團隊做出不少成果,如推動「思考型」模型對後訓練的進展:
- RL 擴展將 80 億參數稠密模型推到接近 Deepseek-R1 性能。
- 中期訓練使用合成資料,以便啟動 RL。
- 開發更佳 on-policy 蒸餾法。
細看 Rishabh 履歷,在 AI 圈當然算實力派選手。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主修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加拿大魁北克人工智慧研究所 Mila 攻讀博士,論文方向是深度強化學習的突破性探索,師從 Aaron Courville 和 Marc Bellemare。
Google Scholar 顯示,他參與並發表一系列有影響力的論文,包括 Gemini 1.5 與 Gemma 2,引用次數超過 2,500 和 1,200 次;2021 年〈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t the Edge of the Statistical Precipice〉和〈Neural Additive Models〉影響力更不小。學術引用總數破萬,h-index 為 34,i10-index 為 41。研究領域也很全面:多模態理解、開放語言模型、可解釋性神經網路,還有離線強化學習,現在最熱門題目幾乎都有涉獵。
工作經歷方面,他目前在麥吉爾大學擔任兼職教授,2024 年 9 月任職至今,加入 Meta 前,2023~2025 年任職 Google DeepMind,擔任研究科學家,聚焦強化學習、自我改進與大語言模型蒸餾。他也在 Google Brain 工作五年,擔任高級研究科學家,從事深度強化學習,於 NeurIPS 2021 獲最佳論文獎;2018 年初於 Waymo 實習。
Rishabh 離職宣言的「承擔不同類型的風險」,或許是真心話。憑著 Google、Meta 等累積的履歷和影響力,已夠支撐他轉身追求更自由的研究或更大的舞台。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Github / Mark Zucker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