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竟是兒童免於感染新冠病毒的防護罩?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1 日 8:1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普通感冒,竟是兒童免於感染新冠病毒的防護罩?

新冠疫情期間,孩童染疫後症狀往往較輕微,甚至沒有症狀,難道是他們免疫力較強?還是因 ACE2 受體數量較少?最近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研究,可能與孩子較常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有關,小感冒可能有短暫但有效的防護力,幫助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風險。論文刊登於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揭示呼吸道病毒間也會「相互干擾」。

研究使用疫情期間美國全國性研究資料庫,涵蓋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2 月 1,394 戶家庭、超過 4,100 人萬餘筆鼻咽部採集檢體。團隊檢測樣品是否含新冠病毒與普通感冒病毒(主要為鼻病毒),並分析受試者呼吸道的基因表現。短期感染鼻病毒者,之後數週染上新冠病毒風險明顯降低,兒童族群內尤為明顯。

這感染一種病毒後,暫時免於另一種病毒入侵的現象,稱為「異源病毒干擾」(heterologous viral interference),其他種類呼吸道病毒已有類似發現。最著名例子就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兩者會互相干擾傳播。此次是首度有研究證實鼻病毒也會干擾新冠病毒傳播。理解這種互動機制,有助未來設計與接種新冠疫苗不同的防疫策略。

病毒感染使細胞進入「抗病毒狀態」

團隊認為,保護效果可能與干擾素(interferon)有關。鼻病毒感染會誘發呼吸道細胞啟動大量干擾素相關基因的表現,使細胞進入「抗病毒狀態」。細胞不僅會產生一系列抗病毒酵素(如降解病毒 RNA、抑制病毒蛋白合成),還會刺激周圍細胞,關閉病毒複製路徑。這種短時間全面戒備,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等入侵。

研究顯示,兒童即使沒有感染,干擾素表現就比成人高,或許是他們比成人更少出現嚴重症狀的原因之一。換言之,兒童一年四季反覆遭鼻病毒感染,呼吸道長時間處於干擾素高度警戒狀態,故面臨新冠病毒時,能更快啟動免疫反應。也就是說,頻繁的普通感冒,反而意外成為兒童的「天然防護罩」。

然而,想故意感冒預防新冠肺炎顯然是不智之舉,因任何感冒都會引起不適與併發症,甚至會造成氣喘等高風險者陷入危險。且鼻病毒引發的干擾素只能短暫抑制新冠,但並非長久之計。這次重點在揭示病毒交互干擾作用,之後疫苗設計、疫情預測甚至防治策略,若能將交互作用納入考量,或許能找到比單純依靠疫苗接種或藥物治療更靈活的防護手段,對付新興傳染病時多一分準備。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