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 NVIDIA N1X:WoA 就靠它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9 日 8:2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處理器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淺談 NVIDIA N1X:WoA 就靠它了?

其實從今年初開始,市場就已經傳出 NVIDIA 要推出第一顆自己的 Arm 架構處理器 N1X。原本外界預期 NVIDIA 有可能在 COMPUTEX 讓這顆處理器正式亮相,但結果 NVIDIA 還是一如往常地對新產品守口如瓶。不過從陸陸續續洩漏的規格相關資訊,可以看出 N1X 的實力不容小覷,WoA 的市場之後就靠它了嗎?

WoA 的討論度起起伏伏

WoA(Windows on Arm)一直都不是新玩意兒,但直到去年微軟和高通連袂推出了具備Arm架構處理器的Copilot+ PC才重新浮上檯面,並且將AI PC的勢頭推至了高峰。然而一年過去了,如果實際走訪店頭,不難發現搭載Arm架構處理器的PC能見度還是不高,反倒是搭載英特爾Lunar Lake或是AMD Strix Point的Copilot+ PC能見度還高些。是以WoA的討論度又降至谷底。

綜觀其討論度和購買熱度低落的原因,不外乎就是產品本身吸引力不足和外部競爭激烈。高通的Snapdragon X系列處理器雖然狂打效能和電池續航,但效能本身受制於Arm架構較弱的支援性往往會被打折扣,所以實際表現不佳;電池續航的確很亮眼,但對手也在跟上腳步,好比前述的Lunar Lake,甚至表現比Snapdragon更好。

然而Snapdragon當初的野心,其實是在終端售價600美金左右的中低階市場,確實以Snapdragon本身的實力而言在這塊市場算是相當亮眼,但事實是對手在這塊市場早已布滿了長城。最新的處理器價格做不到?沒關係還有N-1、N-2甚至N-3的產品可以搭配。除此之外,通路早已摸熟的英特爾和AMD各都有扶持通路的招數如店裝或是銷售獎勵。更血淋淋的事實是購買該價位帶產品的消費者往往對規格的敏感度不高,所以即便WoA目前在北美已有些成績,但整體滲透率還是很低。

NVIDIA 是否能將 WoA 拉回舞台?

這也是為什麼N1X有機會讓WoA再度躍上版面的原因。最大的亮點來自於自研的GPU架構,傳出CUDA數量上看6000,已經逼近桌上型的RTX 5070顯示卡。就算估計效能的釋放受制於筆電的型態以及定位勢必會受到嚴格限制,但這樣的規模其實已經比擬隔壁x86陣營的Strix Halo,搭配Arm架構的整合式記憶體,意味著N1X的定位也可以涵蓋到專業用途。

當然可能有人會質疑Arm架構在專業領域的泛用性,但現行的伺服器用處理器Grace本就是Arm架構,所以要在該架構上堆疊應用對NVIDIA來說應該不難。

總而言之,儘管N1X的上市時間仍是個謎,但其的確是當前WoA亟需的引爆點。相信x86陣營的對手也在觀望Arm PC的可行性,AMD也早已公開表示正在研發Arm架構處理器,就看NVIDIA是否能將WoA拉回舞台了。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