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有隱藏費用、條款不透明,Gartner 談目前 AI 定價亂象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1 日 17:16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合約有隱藏費用、條款不透明,Gartner 談目前 AI 定價亂象

市調研究機構 Gartner 副總裁暨分析師 Jo Liversidge 表示,AI 軟體與服務供應商的授權條款正處於「混亂」狀態。

Liversidge 指出,一些主要供應商至今仍未將 AI 納入合約中,例如 AWS 僅在補充條款文件的第 50 條才提及 AI,或者僅在附屬文件中加入 AI 專屬條款,因此買家必須翻閱眾多供應商的政策與法律文件,才能真正理解自己購買的服務內容。

然而,不同供應商對風險責任的規範差異很大,例如當 AI 系統提供錯誤建議並導致客戶蒙受損失時,該由誰承擔責任。Liversidge 表示,她審查過的合約在這方面「並不明確」。此外,Adobe 早期的 AI 法律條款曾要求客戶自行承擔因其軟體或服務造成的版權侵權責任,由於引發客戶強烈不滿,Adobe 最終才撤回該立場。

Liversidge 指出,買家往往必須逼迫供應商,才會促使他們為用戶做出正確的保障。她建議,買家應該在合約中納入負責任 AI 原則,並確保供應商遵循 ISO 42001 人工智慧管理系統標準。

同時,Liversidge 也提醒買家必須注意 AI 服務中定價不一致的問題,甚至同一家供應商也可能出現不同方案。例如,Salesforce 推出 Agentforce 平台時,先以一種定價方式上市,之後又新增另一種方案,現在則允許客戶自行選擇不同定價模式。

有些 AI 供應商則採用「點數制」的定價模式,要求使用者必須先預付一定數量的使用權,再透過乘數決定每次使用特定服務時需要消耗多少點數。有時供應商會調整這些乘數,增加使用服務所需的點數。

而在點數定價中,還有個該注意的問題是點數可用於哪些服務、以及誰可以使用這些點數。Liversidge 指出,有些方案會將點數分配給個別使用者或特定產品,有些則適用於整個供應商的產品組合。Liversidge 建議最好事先搞清楚,否則點數可能淪為另一種形式的「閒置軟體」。

Liversidge 認為,用戶接下來要面對的授權難題將是「AI 代理」(AI agents)的運行成本,她已經發現至少有四種不同的收費模式。

(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