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能取代科學記者?ChatGPT 愛用「突破性」卻難掌握研究細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7 日 8: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ChatGPT , 科技教育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AI 能取代科學記者?ChatGPT 愛用「突破性」卻難掌握研究細節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工智慧(AI)工具如 ChatGPT 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尤其是在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簡化解釋上,然而,專家們對於依賴這些工具來總結科學研究的風險提出警告。根據一項為期一年的評估,雖然 ChatGPT 能夠對科學研究論文進行相對不錯的總結,但其在準確性和細微差別的把握上卻存在顯著的不足。

科學研究論文通常充滿了技術術語和複雜的語言,這使得普通人難以理解其中的突破性成果。這正是科學記者的角色所在,他們負責撰寫簡明易懂的文章,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成就。最近,科學期刊的新聞辦公室和科學新聞包團隊(SciPak)開始測試ChatGPT Plus,旨在評估其是否能夠以更簡單的語調準確傳達訊息。

經過一年的測試,團隊發現ChatGPT生成的總結往往「為了簡單而犧牲準確性」,並且需要「大量編輯以去除誇張」。他們指出,ChatGPT對於「突破性」這一詞的偏愛,顯示出AI在用詞上的過度使用,這甚至影響了我們日常的交流方式。

在測試中,團隊每週使用ChatGPT的付費版本撰寫兩篇研究論文的三個獨特總結,這些總結隨後由人類寫手進行評估。雖然ChatGPT並非完全失敗,但在科學研究和交流中至關重要的細微差別上表現不佳。白皮書中指出,ChatGPT目前版本在細節把握及研究局限性說明等方面仍有明顯不足,無法為非專業觀眾合成或翻譯研究結果。

一名人類寫手表示,ChatGPT的總結可能會破壞信任。他指出,當面對資訊密集、細節繁多且複雜的研究時,ChatGPT最終會回歸到行話的使用。這些發現引發了對於AI在科學溝通中角色的深思,專家們呼籲在使用這些工具時應保持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於今年7月推出的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功能,進一步強化了ChatGPT的資料綜整與分析能力,雖然仍處於限量測試階段,且對安全風險有嚴格控管。此外,ChatGPT與Operator智慧體的結合,使其除了生成文字外,能主動在網站操作與資料篩選,擴展了研究助理的工作範疇。根據OpenAI與哈佛經濟學家合作的研究,截至今年7月,ChatGPT週活躍用戶已達8億,顯示出AI工具在教育、科研等多領域的廣泛影響力與風險並存。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