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擴大關稅調查範圍,鎖定醫療用品機器人工業機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6 日 8:15 | 分類 國際貿易 , 機器人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美擴大關稅調查範圍,鎖定醫療用品機器人工業機械

美國政府近來對機器人、工業機械及醫療器材展開國安調查,此舉可能為新一輪關稅鋪路,恐使消費者、醫療機構及製造業者的成本攀升。

根據美國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商務部24日表示,已於9月2日依據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啟動調查,評估上述進口貨物是否對美國構成國安威脅。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此次調查納入更多可能被課徵更高關稅的項目,包含外科口罩、N95口罩、醫療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和針筒、針頭等其他醫療耗材以及處方藥。

調查範圍還包含進口醫療設備,包括輪椅和病床,及心律調節器、胰島素幫浦、人工心臟瓣膜等器材。

這些調查可能成為針對特定產業加徵關稅的依據,目標是促使攸關國安的重要物資生產回流美國。

商務部正徵詢企業意見,包括提出對這些產品未來需求的預測、國內生產能否滿足需求,以及外國供應鏈扮演的角色。企業也受邀說明外國補貼與政府所稱「掠奪性貿易行為」對產業的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Donald Trump)先前已援引232條款,對汽車及汽車零組件、銅、鋼鋁等進口貨物加徵關稅。針對藥品、半導體及晶片零組件,如矽晶圓、晶片製造設備等進口商品的調查也持續進行,反映美方對過度依賴海外供應鏈的疑慮。

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資料,美國在機械產品方面對墨西哥和中國依賴甚高,2023年對這2國的進口各占美國機械總採購量的逾18%和17%。

國際機器人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資料顯示,汽車產業可能成為最新潛在關稅衝擊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該產業去年安裝1萬3747台工業機器人,數量居各產業之冠。該組織表示,大多數機器人皆仰賴進口,僅有少數製造商在美國本地生產。

專家警告,若醫療器材與防護用品遭加徵關稅,無論對醫院或者病患,成本都會攀升,進而影響關鍵設備與醫療服務的可取得程度。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