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電信今日宣布全資子公司 「中華創智國際股份有限公司」(CHT InventAI) 正式成立,標誌中華電的 AI 事業佈局邁入新階段。中華創智以推動 AI 商用化與企業智能轉型為核心,聚焦深度運算、語音智能與混合雲整合技術;據瞭解,該公司已在育成階段吸引 15 家企業客戶。
中華創智國際董事長蘇添財表示,生成式 AI 的快速發展為台灣 ICT 產業帶來結構性轉機,成立中華創智國際的目的,是希望讓中華電信從「技術推動者」進一步轉為「產業協創者」。他指出,AI 不只是工具,而是創造價值的過程。希望透過中華創智國際,協助政府與企業導入可信賴的 AI 應用,打造具備產業深度的智慧解決方案。
蘇添財強調,中華創智國際的任務不僅在於發展產品,更要扮演橋樑角色,將中華電信研究院累積的研發成果,推向市場與國際。他認為,這是中華電信邁向淨零轉型、數位治理與 AI 永續並進的重要契機。
中華創智國際總經理李柏青指出,該公司目前的兩大核心技術為 DeepFlow 與 DeepVoice。前者整合 MLOps 與 LMOps,可協助企業快速建構 AI 模型開發與資料管理流程;後者則聚焦智慧客服、語音助理與情緒分析等語音應用場景。希望讓 AI 導入不再只是實驗室技術,而是真正能落地於企業營運的基礎設施。
在市場競爭中,中華創智國際也已展現成果。在金融領域中,已獲得幾家指標金融客戶採用,成為金融產業導入 AI 的新夥伴。DeepFlow可提供地端混合雲的 AI 平台,讓資料科學家團隊能安全地開發模型。相較雲端公有服務的開放架構,中華創智國際的 Hybrid 模式能兼顧金融業對資料安全的嚴格要求。
目前中華創智國際的金融領域客戶,包括南山人壽、兆豐銀行、華南銀行與富邦銀行等四大客戶群。李柏青表示,金融業希望加快 AI 部署腳步,但又必須符合合規要求;該公司的平台能讓他們同時兼顧創新與安全,這是中華創智能快速切入市場的關鍵。他同時指出,科技製造領域如半導體產業目前仍多採內部自建模式,未來會針對不同行業別調整策略。
隨著成立營運後團隊規模擴大至 15 人,李柏青也提到,該公司將持續延伸 AI 產品線,並強化與中華電信研究院的協作,以加速開發多元 AI 模組與 API 服務。
外界關注中華創智國際的資本市場規劃,李柏青表示,雖上櫃時程仍須母公司同意公告,但目標是 在 2026 年前完成相關準備,建立穩定獲利模式後進軍資本市場。該公司會先把技術與服務做好,客戶成功就是最好的成績單。
中華電信指出,創立中華創智國際是其 AI 生態戰略的延伸,未來將透過子公司體系帶動 AI、雲端與數據服務整合,協助企業客戶以更高效率實現數位轉型。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