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鎖王制霸台灣建案!德國百年老廠魔鬼訓練,華豫寧拚出高良率與高毛利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7:15 | 分類 公司治理 , 處理器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電子鎖王制霸台灣建案!德國百年老廠魔鬼訓練,華豫寧拚出高良率與高毛利

20 年前的德國科隆五金展會場,有位來自台灣中部的電子零件商,在不起眼的角落,擺出自家研發的感應設備模組。當時沒人知道,這塊小小的模組,將敲開歐洲高階電子鎖市場的大門。

20年後,這家名為華豫寧的微控制器代理商,將一手打造的電子鎖品牌「維夫拉克」(WAFERLOCK)行銷全球,年產量高達十萬台,累計超過千家客戶,國內新建案市場取得超過五成市占,深受遠雄、寶輝、龍寶等知名建商青睞,也在歐美高端市場站穩腳步。

隨著微控制器本業庫存逐漸去化,加上毛利率高達5成的電子鎖業務穩定成長,華豫寧今年上半年營收逼近20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01元,幾乎追平去年全年表現;為擴充資本,預定11月底由興櫃轉上櫃。

專利加持價值,不做單純代工

「電子鎖芯的PCB(印刷電路板)及馬達離合器皆採防水設計,整台放入水裡也能動作」,華豫寧董事長連智民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拿起自家產品滔滔不絕地介紹。

「華豫寧手握多項專利技術,並非單純代工,能將美國關稅成本完全轉嫁給客戶。」國內電子鎖業者分析。

1992年,才28歲、電子業採購出身的連智民,看準手中握有經銷客源,大膽投資300萬元創立華豫寧,代理飛利浦電晶體零組件。

儘管創業第一年就獲利,連智民卻認為代理標準件利潤太低,要做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才能長久;看準微控制器(MCU,註)興起,決定代理硬體並同時提供韌體程式,成為台灣最早提供微控制器整合應用的業者之一,在歐系高級房車、日本豐田汽車及各式家電產品,都能看到其身影。

2000年,使用感應設備開始應用在門禁系統,連智民又決定在微控制器基礎上,投入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模組,打算切入旅宿業等場域。

2004年,連智民率隊赴科隆五金展參展,攤位雖不大,卻獲150年歷史的德國老牌鎖廠注意。

「這家客戶看上我們感應模組技術成熟、價格又合理,設計速度還比原本合作對象快半年。」連智民回憶,雙方不久後就約定交貨感應模組樣品,一年後正式成為主要供應商,獲千台訂單。

只是,華豫寧切入電子鎖產業,並非一帆風順。電子鎖不只是感應模組,更是機電整合的高門檻產品,德國這個極度講究工藝與細節的市場,要求又特別嚴格。

「客戶對細節要求近乎苛刻,看不到的零件也要做得很漂亮,不像台灣傳統鎖只注重表面。」連智民苦笑,由於北歐常面臨融雪,電子鎖須達IP67防水等級,也就是「整台進水後還能正常運作」,這與當時國內僅能做到防潑水規格難度,天差地遠。

更棘手的是,當年華豫寧還沒有自己的產線,只能找代工,但因為量小、精密度要求又高,連續被五六家工廠拒絕,最後是以高三五倍的單價,才找到願意協助開發的小廠。

「但我知道,一旦做起來,就是我們的機會。」連智民解釋當年為何不計成本,全力投入。

果不其然,幾年後微控制器業務受美國金融海嘯衝擊,訂單瞬間縮水四成,這時公司就靠高毛利、每年穩定供貨的電子鎖穩住局面,維持獲利。趁著本業停擺,連智民也將重心轉往電子鎖研發,陸續取得離合器、防水、感測器等相關專利。

註:微控制器(MCU):設計好的韌體程式燒錄至硬體IC,達客製化功能。就像開關,只要嵌入程式,即可控制。

(作者:曹悅華;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WAFERL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