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U 升空建構太空資料中心,Google 提出 Project Suncatcher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5 日 12:24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低軌衛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TPU 升空建構太空資料中心,Google 提出 Project Suncatcher

大型科技公司如火如荼地擴建 AI 資料中心,搶土地、搶電力,然而後續帶來高昂能源成本、後勤管理等諸多問題,如貝佐斯(Jeff Bezos)、馬斯克(Elon Musk)等人曾設想把 AI 晶片放上太空運行,Google 提出探索全新領域的新計畫──Project Suncatcher,催生可擴展的低軌 TPU 網路。

Google 設想以太陽能供電的衛星為基礎,搭載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並透過自由空間光學連結(free-space optical links)將節點串聯成分布式網路。在合適的軌道上,衛星上太陽能板持續接受陽光照射,其效率比在地面上高出 8 倍,由於幾乎是持續發電,可減少對電池的依賴。

「未來,太空可能是拓展 AI 運算的最佳場域」,Google 資深總監比爾斯(Travis Beals)在官方部落格文章寫道。Google 同時也發表一篇尚未經過同儕審查的預印本論文,詳述到目前為止 Google 在這項努力上的進展。

要讓 Project Suncatcher 成真之前,Google 需要克服多道工程難題。其中一大挑戰,是確保這些衛星之間能夠良好通訊。要與陸地上的資料中心競爭,「需要衛星之間支援每秒數十 terabit 的連結」,比爾斯表示,將一系列衛星編組形成緊密隊形,彼此相距數公里以內甚至更近,有助於達成這個目標。這比目前衛星的運作距離近得多,因為碰撞而造成的太空碎片等風險也在增加。

此外,還必須確保 TPU 足以承受太空中較高劑量的輻射。Google 對第六代 Trillium TPU 進行輻射耐受性測試,並表示這些 AI 晶片在等同於 5 年任務壽命的總游離劑量(Total Ionizing Dose,TID)下仍存活,並且沒有發生永久性故障」。

▲ 模擬衛星在軌道上形成緊密隊形。

近年來環繞地球的太空發展有很大變化,以星鏈(Starlink)為代表的新一代衛星群證明,透過軌道系統中繼網路通訊是可行的,可以參考類似做法在太空部署高效能 AI 晶片。

目前將 TPU 發射到太空的成本相當高,Google 所做的成本分析顯示,到了 2030 年中期,發射並運行一座太空資料中心在每千瓦/年基準下的成本,可能與地面上同等規模的資料中心大致相當。Google 表示,計劃與公司 Planet Labs 合作,在 2027 年前發射幾顆原型衛星,在軌道上測試硬體。

▲ Project Suncatcher 獲得馬斯克讚許,Google 執行長皮查伊不忘稱讚 SpaceX 在衛星發射技術上的巨大進步。

如果 Project Suncatcher 成功,將能建立以太空環境為基礎的資料中心。Google 希望透過這種方式,達成全天候利用太陽能的目標,理想情況下,這是利用一個幾乎無限、潔淨的能源,讓 Google 能在不必擔心地面資料中心因電力需求激增而推升電廠排放與電費,繼續發展 AI 以及其他先進技術。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