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孫正義出清輝達持股重押 OpenAI,AI 是否泡沫化引多方爭論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2 日 9: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軟銀孫正義出清輝達持股重押 OpenAI,AI 是否泡沫化引多方爭論

日前日本科技投資大廠軟銀集團宣布,已出售其在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的全部持股,這筆交易價值高達 5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777 億元)。這項大規模的撤資行動,正值華爾街投資高層和一些著名的作空大鱷近期頻頻發出警告之際,所以這也進一步助長了市場對於 AI 熱潮可能面臨泡沫的擔憂。

軟銀日前在公布單季財報時透露,他們已於 10 月份出清所有的 3,210 萬股輝達持股。此舉的核心目的,是為其執行長孫正義(Masayoshi Son)雄心勃勃的 AI 戰略提供資金,也針主要對 ChatGPT 創造者 OpenAI 的龐大投資。

近期,軟銀集團積極投資 OpenAI 有多項擴張計畫,包括價值 5,000 億美元的星門(Stargate project)超級計畫,目標在於大幅擴展美國資料中心的容量。以及軟銀承諾將向 OpenAI 投資高達 400 億美元的資金。然而,關於這筆 OpenAI 融資的具體細節,軟銀並未在公告中透露。對此,軟銀集團財務長 Yoshimitsu Goto 表示,我無法斷言我們是否正處於 AI 泡沫之中,但是,出售輝達是為了讓資本可以被用於我們的融資,但並未就此進一步闡述。

然而,軟銀選擇在此時機點進行拋售,加深了部分投資者心中的疑慮,即AI產業過高的市值可能已經跑在了基本面之前。首先,軟銀這樣的資金調度策略得到了自家投資者的支持。因為在消息傳出當日,軟銀的美國存託憑證(US depositary receipts)一度飆升 7.2%。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5 年,軟銀的股價已累計達到了超過 150% 的漲幅。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輝達 (NVIDIA) 的股價在美股交易中應聲下跌 3.9%。

其次,市場的緊張情緒不僅限於兩大科技公司,包括近幾週以來,AI泡沫的呼籲聲愈發響亮。包括外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執行長們之前已經發出警告,暗示股市可能正走向回檔。著名對沖基金經理 Michael Burry 的行動更添市場壓力,因為。目前他正在針對輝達和 Palantir 進行放空。Michael Burry 曾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前放空美國房市,一度被稱之為放空大鱷而聲名大噪。

另外,多位市場分析師認為,此次拋售暗示孫正義這位科技界最為大膽的投資者之一,可能認為這波炙熱的漲勢即將降溫。輝達在過去三年內股價已飆升超過 1200%,並在上個月成為了首家市值達到 5 兆美元的美國公司。

然而,也有市場分析師指出,軟銀對輝達持股的歷史紀錄並不穩定。根據部分估計,軟銀曾在 2019 年 AI 尚未爆發前將輝達股份拋售,錯失了隨後超過 1,000 億美元的股價漲幅,隨後才又再次買入該晶片製造商的股份。Cantor Fitzgerald 高級董事總經理 C J Muse 對此就評論,就時機而言,不能說孫正義在交易輝達股票方面表現出色。他認為,此次行動似乎僅僅是平場的資源配置情況,讓原有資金投入其他地方。

而且,除了輝達股份外,軟銀還出售了價值約 92 億美元的 T-Mobile 股份。這使得孫正義獲得了更龐大的現金儲備,以便在對資本和晶片需求旺盛、以追求匹敵或超越人類智慧的 AI 技術產業中,蓋上其影響力的圖章。

Running Point Capital Advisors 投資長 Michael Ashley Schulman 就表示,透過現在兌現,孫正義正在確保所需的資本,以便加倍押注他對 AI 應用及其背後超大規模基礎設施的堅定信念,這包括 OpenAI、甲骨文(Oracle)以及星門計畫。Schulman 同時指出,由於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波折的過往,這項撤資行動是否為這場高風險的賭博提供警訊,後續還值得觀察。

(首圖來源:ソフトバンク(SoftBan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