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 20 個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今年將成長 1.3%,高於去年,成長速度加快主要歸功於在預期關稅上調之前,前六個月出口激增。其中愛爾蘭呈飆速成長態勢,今年 GDP 年增率預計達到 10.7%,但研究機構也警告,隨著關稅確定,出口將會墜崖式下降。
愛爾蘭是一個高價值經濟出口國家,許多跨國科技大廠、製藥公司都將總部設在愛爾蘭。歐盟委員會預測該國經濟今年將錄得接近 11% 的「異常」增長,是歐元區整體成長預測的八倍。但中央銀行警告稱,由於美國加徵關稅,該國極易受到全球貿易放緩的影響。此外,如果美國 AI 泡沫破裂,可能會對愛爾蘭產生溢出效應。
AI 泡沫化的犧牲者
Google、Meta、Apple、Amazon、Microsoft 以及大量 AI 相關企業的歐洲總部,都設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這些公司占愛爾蘭企業所得稅收入的一半,出口的四成以上,也為當地帶來高薪就業機會。但雖然 AI 的開發和應用正以極快的速度進行,帶動股票市場並推動科技公司投資的激增,推升 GDP,但長期生產力成長帶來的效益仍存在不確定性。如果 AI 泡沫破裂,科技公司減少投資、裁員、縮編,愛爾蘭會首當其衝。
另外一大助力是製藥業,也占出口的另外四成。今年 1~5 月,由於製藥跨國公司在川普 4 月宣布加徵關稅之前,提前向美國出口藥品,導致這些藥品銷售激增。大部分與製藥巨頭禮來公司的出口有關,該公司在愛爾蘭生產兩款重磅減肥藥 Mounjaro 和 Zepbound 的原料藥。
歐盟預測,隨著前期成長效應的消退,預計到 2026 年,該地區的成長將放緩至僅 0.2%,之後將在 2027 年穩定在 2.9%。然而,即使經濟成長速度從歐元區的八倍,驟降至歐元區的幾分之一,但對愛爾蘭人而言並沒有意義,因為他們對這種大幅波動無感。
愛爾蘭 GDP 與實際經濟脫鉤
愛爾蘭帳面上看經濟似乎一片繁榮,但實際經濟情況早就脫勾,因為跨國公司為了要避稅,會把全球利潤放在愛爾蘭帳上節稅,如 2015 年 GDP 一年暴增 26%,被視為「精靈經濟」。
愛爾蘭去年整體 GDP 為 5,628 億歐元,比該機構修正後的國民總收入 (GNI*) 指標高出近 43%。換句話說,GDP 高估愛爾蘭經濟的實際規模約 4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和經合組織 OECD 均已採納國民總收入 GNI 做為評估愛爾蘭經濟的更合適指標。
《經濟學人》雜誌最近發布的國家「富豪榜」,比較不同國家 GDP 水平,沒有將愛爾蘭列入其中,因為它聲稱愛爾蘭的數據「受到稅收套利的污染」。
愛爾蘭聯合銀行 AIB 預測,愛爾蘭修正後的國內需求,衡量所謂「實體經濟」成長的關鍵指標,今年將達到 3.2%,到 2026 年將放緩至 2.5%,到 2027 年將放緩至 2.7%。即使仍高於歐盟平區,但愛爾蘭日益嚴重的住房危機和運作失靈的醫療服務,對普通人而言,愛爾蘭經濟的快速發展似乎只是一種假象。
- Is Ireland’s supercharged growth a mirage?
- Euro zone to grow faster than expected, but defence spending boosts debt, EU Commission says
(首圖來源:Flickr / Paul McCoubrie CC By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