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消費者摩拳擦掌、擬定禮物清單,準備投入年底購物旺季時,華爾街卻變得愈來愈謹慎。
MarketWatch報導,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統計發現,1990年以來,非必需消費品(consumer-discretionary)、必需消費品(consumer-staples)類股的表現,從未像現在這樣同步差到這種程度,成為2025年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表現最差的板塊。
根據FactSet資料,非必需消費品、必需消費品類股年初迄今幾乎只有持平,遠遜於標普500約11%的漲幅。
Bespoke 20日透過研究報告指出,若今年是在11月20日結束,則是1990年以來,非必需消費品類股首度成為標普500表現最差勁的族群,也是這兩大消費者相關板塊唯一一次同時落居指數中表現最弱的位置。
不只如此,2025年以來,以上兩個消費者相關族群都從未取得過市場領先地位,且自10月初美國政府展開史上最久的關門事件以來,兩個板塊都明顯回落。
Bespoke團隊指出,10月以來標普500僅有四大類股繳出正報酬,而必需消費品類股的下跌幅度是標普500的三倍,非必需消費品跌幅則達5.2%,是表現最差的族群。
Bespoke直指,消費者支出占據美國約70%的經濟活動,雖然市場都把目光放在AI與輝達(Nvidia Corp.)財報,但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消費者的活動更形重要。該機構坦承,股市與經濟並不總是亦步亦趨,而消費者板塊走弱也可能只是估值重整,但決策者不應忽視這個現象,尤其是考慮到股市通常被視為經濟領先指標。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