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高雄和發電池中心產品亮相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1 日 16:02 | 分類 財經 , 電動車 , 電池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鴻海高雄和發電池中心產品亮相

鴻海科技日在今年「Smart EV」展區中展示多項電動車技術與垂直整合成果,其中最受關注的亮點之一,是高雄和發電池中心多款量產品首度公開亮相,涵蓋車用電芯、儲能電芯、固態與半固態電池、無人機專用電池,以及快充技術等完整產品線,呈現鴻海在電池研製與新能源技術上的最新進展。

高雄和發電池中心今年正式邁入量產,推出 230Ah 與 345Ah 兩款主力電芯。230Ah 電芯從設計到量產均在台灣完成,具備約 3,500 次充放電循環壽命,以每天充電一次推估,可支撐約八年使用;345Ah 電芯則針對儲能市場開發,經過材料優化後,充放電循環可達 10,000 次,相當於儲能應用每日一循環可使用超過 20 年。

今年展出的首代鈉離子電池也備受矚目。產品在材料設計上不含受國際法規限制的添加物,有助提升進入各地市場的彈性。同時具備良好耐用度,即使在每日 100% 充放電狀況下仍能達約 4,000 次循環;在零下 40 度環境可維持約 85% 電量,兼具能源密度與低溫可靠度,展現其在寒冷地區的應用潛力。

鴻海也展出以鋰金屬作為負極材料的新型鋰電池,能量密度突破 420Wh/kg,遠高於一般車用電池約 300Wh/kg 的水準,有助提升整體續航,並為未來支援雙向供電與更高功率應用提供空間。

車用方面,自主開發的 ET35 電池包此次同步展出,現已搭載於電動商用車,強調續航穩定、安全性與耐用度,成為鴻海車用電池布局的重要里程碑。鴻海也帶來新一代車用半固態電芯,循環壽命達 3,000 次,並於極限擠壓測試中承受超過 30% 形變仍未出現熱失控,安全性超越 IEC 標準要求。

在無人機領域,鴻海首次公開飛行器專用半固態電池,具備超過 320Wh/kg 的高能量密度,並通過高低溫衝擊、150 度熱箱測試及高倍率放電測試,符合無人機所需的輕量化與強功率規格,代表鴻海電池技術已從車用擴展至新型運具場景。

充電方面,鴻海展示 5 分鐘補充 70% 電量的快充技術,利用改良負極與低黏度電解液配方,將充電時間大幅縮短至接近傳統加油的便利性。另有 3 分鐘快充技術正持續開發,採階段式充電方式提升壽命與安全性,並朝量產方向邁進。

鴻海表示,隨著電池中心量產啟動與多元技術成形,未來將持續深化車用、儲能與無人機市場的電池解決方案,進一步強化在新能源與電動車生態系中的關鍵角色。

(首圖來源:鴻海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