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科技股賣壓出籠,軟體巨頭甲骨文(Oracle)繼 9 月創高以來崩跌四成,成為投資人擔憂人工智慧(AI)泡沫疑慮的典型案例。
Investopedia等外媒分析,投資人拋售AI概念股,主要是權衡企業投入的資金與未來潛在回報的比例,甲骨文已成為「在AI領域過度投資」的典型案例,因此從9月高點暴跌四成。
Meta、Palantir和AMD也從高點回檔逾二成;Google母公司Alphabet表現則相對穩健。
甲骨文9月發布超乎預期的財報,引發暴漲行情。然而,公司10月宣布發債籌資180億美元用於擴大基建,總債務超過1,000億美元,受到市場嚴厲檢視。
彭博上週報導,投資人近期大舉投資甲骨文的信用違約交換(credit-default swaps,CDS),對AI泡沫疑慮進行避險。
美股投資網站IBD分析,資料中心基建商的貸款證券化和投資與商業關係的「循環性」(如微軟、輝達投資Anthropic,後者再向其購買晶片/雲端服務)日漸讓投資人感到疑慮,此外還有AI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折舊和電網壓力等問題。
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近期發布報告指出,超大規模科技公司舉債增加資本支出,加劇了人工智慧經濟的風險。
高盛也指出,投資人已開始拋售槓桿率過高的AI基礎設施公司(如甲骨文和CoreWeave)以及獲利成長承壓的公司(例如Meta)。資本支出與營收成長有關聯性的公司(如Google和亞馬遜雲端事業)則受到青睞。
甲骨文21日重挫5.66%,收198.76美元,已抹去今年來大部分漲幅;Alphabet股價23日則勁揚3.33%,收299.65美元,徘徊在歷史新高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