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正在協調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準備取消現行 1 萬日圓以下小額進口商品免徵消費稅的制度,並努力爭取列入年底將制定的 2026 年度稅制修改大綱當中。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希望藉此降低海外銷售平台透過免稅條款,而對日本境內商家構成的不公平競爭現象,預料中國電商 SHEIN 與 Temu 將首當其衝。
報導指出,在現行制度下,消費者透過電子商務平台向國外商家購買課稅價格在1萬日圓以下的商品時,原則上可以免除消費稅。目前日本政府正計畫將制度修改為要求居中銷售的仲介企業必須繳納消費稅,並由企業向稅務單位申報納稅。有方案為徵稅對象是在日本國內物品銷售等超過50億日圓的企業。
根據財務省的介紹,課稅價格總計1萬日圓以下的「小額貨物」進口數量在2024年約達1.7億件,這個龐大的數量約占到所有進口許可數量的九成。其中來自中國的電商平台,如以商品價格低廉聞名的 「SHEIN」 和 「Temu」,正是利用該免稅制度擴大了其銷售。
小額進口商品數量的驟增,除了對日本境內商家構成不公平競爭外,也已對海關業務造成了壓力。另一方面,這個現象還引發外界的擔憂,認為這可能對口岸查獲假冒商品和違法藥物的工作造成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日本,美國和歐盟(EU)等國家和地區已經陸續修改小額進口商品免稅制度的動向。
美國已於2025年8月29日取消對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的關稅豁免,所有寄往美國的商品包裹都需要繳納關稅。歐盟各國財政部長也於2025年11月13日正式批准取消價值低於150歐元進口包裹的關稅豁免。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