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國際近日發布 2026 年投資展望,全球多重資產投資主管 Matthew Quaife 表示,全球分化、結構性轉變及地緣政治緊張的環境,科技驅動的增長動能與政策支持將支撐風險資產,投資人必須在變局中精準尋找亮點,捕捉超額報酬(Alpha)的契機,看好台韓晶片廠將迎接輝煌的高光時刻。
Matthew Quaife 表示,過去 12 個月困擾市場的部分疑慮消退,核心通膨仍高,但已趨緩,關稅引發急劇衰退的可能性已降低,目前風險看來可控,但對於勞動市場進一步惡化、通膨再度上升、美國央行獨立性、以及 AI 資本支出與獲利週期的強度等風險,仍須保持警覺。
Matthew Quaife 指出,2026 年有許多正面驅動因素,但長期景況更為複雜,觀察中長期經貿發展,繼多年的全球化與美國債務積累,全球正走向分化,而美國「解放日」即為此結構性轉變的體現,區域分化將使美元走弱,聯準會獨立性爭論升溫之際,投資人應重新思考持有美元的風險。
股市方面,Matthew Quaife 指出,,美股多由單一核心主題主導,AI 人工智慧無疑是影響深遠且不容忽視的趨勢,AI 發展不僅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強勁的獲利成長動能也將持續到 2026 年,包括 AI 伺服器、晶片與資料中心設備的強勁需求,應能抵消部分出口壓力。
富達國際首席股票投資長 Niamh Brodie-Machura 表示,新科技帶來的變革將如同 1990 年代網際網路發展般劇烈,美國科技龍頭擁有足夠的資源來推動所需的龐大投資,投資人可從技術先驅、新興產業或重塑產業的領導者,以及提供基礎設施的企業,尋求超額報酬機會。
Niamh Brodie-Machura 指出,歐洲的投資吸引力顯著提升,通膨下降、利率走低與財政支持,為企業投資與消費信心提供有利背景,航太與國防類股則受惠歐洲再軍備計畫,而歐洲企業擁有穩健資產負債表與成熟成長模式,營收來自全球市場而非僅仰賴歐洲經濟發展。
Niamh Brodie-Machura 認為,中國憑藉科技創新、政策支持,以及具吸引力的評價,值得投資人重新審視,而美中貿易衝突疑慮降溫,中國政府也明顯理解財政支出對重啟市場與經濟的重要性,企業不再聚焦惡性的價格戰,有助獲利回升成長,顯現更廣泛的牛市跡象。
Niamh Brodie-Machura 分析,日本與韓國同樣展現樂觀前景,日本正走出低通膨與低利率的停滯年代,薪資改善且消費力提升,日本公司治理改革推動市場,促使韓國跟進,打破多年低評價與低股息的局面,並看好台灣與韓國晶片製造商,2026 年將持續受惠 AI 熱潮帶動價格與銷量上升。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