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 產業檯面上還健在的企業在 2021 年大多繳出優於前幾年的好成績。展望 2022 年,來自多元應用帶動的 Mini LED、四元 LED、不可見光產品需求依然強勁,預期產品技術領先且客戶結構較佳的廠商,仍有表現。
富采無疑是台灣Mini LED技術的領導大廠,目前不論在技術、專利、產能、良率、產品組合及客戶組合等等各方面,都居領先地位。
儘管列強環伺,不僅歐司朗也已打入蘋果供應鏈,日亞化學亦積極提升Mini LED供貨能力,另外,中國三安可能成為蘋果第三家Mini LED供應商,但富采在Mini LED領域的基礎、甚至關於後續Micro LED技術的超前部屬,仍有一定的競爭力。
富采去年營收突破360億元規模,與公司整併之前營收大約240億元左右相較,去年業績大增約50%。全年每股盈餘上看3元,更是超越整併前兩家公司(晶元光電、隆達電子)以往表現。
主要動能就來自於Mini LED應用起飛及紅光/四元產品需求加溫。預期今年兩大產品線應用擴大趨勢不變,整體營收可能仍有20%以上成長力道。
隨著Mini LED需求成長、LED大廠積極擴增Mini LED產能,兩岸LED點測/分選設備供應商惠特在這波趨勢也大幅受惠。繼去年營收強勁成長、每股盈餘上看13元,估計今年也還有20%-30%增長幅度。
除了LED點測/分選設備及Mini LED相關製程代工外,惠特也加快腳步投入Micro LED巨量轉移製程技術,並擴大發展雷射加工及半導體設備等其他事業。目前公司正在規劃新廠,目標2年後完工再啟另一波動能。
LED封裝大廠億光、光寶科去年在紅外線、光耦合器、不可見光與可見光,以及Mini LED相關封裝元件/模組等等各主力產品需求推升下,營收獲利也都有亮麗水準。
其中,億光去年每股盈餘上看近5元,至少是近7年最佳獲利表現。光寶科每股盈餘拚6元(光電產品事業部門占營收比重約2成左右),有機會挑戰新高。兩家公司近年來股利都以現金為主,殖利率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