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AI 與大數據卡位,Google 布局能源產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10 月 21 日 7:00 | 分類 手機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從 AI 與大數據卡位,Google 布局能源產業


因為台灣智慧電表滲透率僅有 0.08%,台電在立院備詢時被立委砲轟,原來安裝智慧電表的總體成本高達 800 億元,因此拖累布局進度。反觀 Google 在 2009 年就推出網路電表,2014 年則砸下 32 億美元併購 Nest 團隊,2015 年再推出管理計畫 Project Sunroof,態度相對積極,究竟兩者的思維為何如此不同。

台電與 Google 雖然都積極布局能源管理,但兩者的思維與方法差異卻不小。台電以傳統「能源經濟」角度,探討時間電價、應需反應與竊電防治等議題,核心是「瓦特」(Watt),而且是減法思維,減少電力的生產配送與使用,最終目的達到節能效果,然後降低電廠的成本。

Google 直接從「資料經濟」角度切入,核心是「比特」(Bit),採取的是加法思維,比如「如何刺激用戶產生更多關鍵數據?」,然後以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為底層技術,提供產品。

Google 從網路走向實體版電表,從用電數據走向發電數據。在家用智慧電表布局中,台電僅從硬體考量,布局智慧電表,讓時間電價政策更有效率。舉例來說,透過時間電價,降低用電尖峰的負載,並且導入需量反應,減少用電需求,減緩能源開發投資成本與降低供電成本是重要目標。

同樣是電表,Google 先推行的卻是幾乎沒有邊際成本的「網路版」電表。Google 在 2009 年推出網路電表服務 Google PowerMeter,和北美電廠合作,從智慧電表接收資訊,讓網友在 iGoogle 程式中,可以即時監看家庭日常用電情況。這個計畫讓 Google 試水溫,一方面測探大眾對於自己監督家庭用電的需求性,一方面獲取相關數據。雖然這個計畫在兩年後關閉,卻讓 Google 省思, 「要提供民眾足夠的誘因,民眾才會貢獻數據。」

 

三探能源市場,找尋供需誘因

2014 年 Google 的 Nest 併購案,則是 Google 從網路電表,走向實體電表的開始。Nest 幫民眾調節用電尖峰與離峰時段電費,以節能省錢為誘因,讓民眾主動售出隱私的家戶用電資訊。Nest 也開放平台提供 API 接口,允許第三方開發者串接。除了 Nest,今年 Google 在年度 I/O 大會上發表新產品 Home,更是 Nes t產品的「人工智慧升級版」。藉由直覺性的 OK!Google 語音互動,讓民眾操作家中電器,如此一來,數據的獲取量更龐大與多元,還可能走出家庭,進而管理電動車的能源。

2015 年,Google 跳脫用電數據,走向「發電」數據。 「Google 在 2015 年推出 Project Sunroof 專案。民眾提供家中電費帳單,Google 提供 Google 地圖服務的 3D 模組,計算若在家中裝設太陽能板,考量在地氣候、屋頂角度、附近樓高與樹木等影響發電轉換率因素後,安裝太陽能板後到底能賺多少錢?透過這個專案,Google 不但先知道哪些民眾裝設太陽能板意願較高,就連民眾的投資報酬效益也知曉。

人工智慧也在 Google 的能源布局裡面扮演重要角色。根據中國媒體《36氪》報導,「Google 已經將一套 DeepMind AI 系統部署到數據中心裡面,用來控制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和製冷系統等部分組件來減少能耗,實現了幾個百分點的能耗節省。可不要小看這幾個點,Google 在 2011 年揭露其數據中心的電耗時,就已經相當於 20 萬戶家庭用電量了,而 2014 年的數據是 4,402,836MWh(兆瓦),相當於 366,903 戶美國家庭的用電。」

除了智慧電表,Google 也致力於再生能源的發展,自 2010 年起便在美國、歐洲與拉丁美洲等地區購買再生能源,全球購買量至今已超過 2 吉瓦,Google 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大的非公用事業認購公司。而 Google 也希望能與台灣政府與產業界合作,分享 Google 在全球再生能源認購計畫的經驗。Google 資料中心能源與設址策略總監德瑪希(Gary Demasi)表示:「我們希望 Google 的整體營運能達到 100% 的再生能源使用率,以兼顧企業營運效益和社會責任。若要創造出穩健的再生能源市場、刺激自願性需求,關鍵便是確保用戶在取得再生能源時能有一套具公信力的標準驗證和衡量機制。對於能和 CRS 合作我們感到十分開心,這將為台灣、甚至亞洲欲購買再生能源的用戶建立起全新契機。」

Google 所資助的 CRS 計畫是將每百萬MWh由風力或太陽能產生的電力標示為再生能源,於此同時便創建出一個 REC(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ion,再生能源認證)。當 Google 等企業團體欲採購再生能源時,不僅購得了電力,也購入了該電力所獲得的 REC,確保該電力確實是再生能源。在台灣,增加再生能源認購選項的支持度日漸提高,而且許多企業營運需要消耗大量電力,而 Google 位於台灣的資料中心也正積極尋求購買再生能源的解決方案,這些都是這項計畫以台灣做為起點的原因。

 

智慧電表只是起點,生態圈才是關鍵

從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 Google 如何思考未來能源管理樣貌,如何設計誘因,讓民眾有動力參與能源改革,並且自動產出數據,再推出產品與服務。相比之下,台電忽略了資料經濟思維,在能源經濟導向下,硬著頭皮強推,功能單一售價又高昂的智慧電表,成果就是僅有1萬低壓用戶採用,數據量非常小,分析效益也不大。加上對於駭客入侵的恐懼,也沒有試驗開放平台讓民眾串接智慧家電,因此這 1 萬戶的智慧電表並未和家中電器整合,民眾並不清楚各個家電用電多寡,所得數據不夠多元,未來更難擴增價值。除了用電數據,台電對於家戶發電數據也沒有整合在數位電表計畫中。

800 億元的智慧電表投資值得嗎?這裡並不是說 Google 模式就是典範,其能源布局之路也不是一路順遂,Nest 在北美的滲透率不高,其他五花八門的專案和產品,是否能大規模推行也還是問號。不過 Google 沒有傳統電業從石化燃料與核能發電,沒有轉型再生能源發電的包袱,加上台電為國營企業,受法規束縛,在透明治理的時代受全民監督,效率有限。在不同條件之下,Google 與台電自然也就走出不同的發展策略。

這裡也不是說台電有了資料經濟思維,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但沒有這種思維,台電自然覺得 800 億元的智慧電表投資並不值得,民眾也難看到智慧電表的效益。如果台電也從資料經濟角度,布建智慧電表與智慧電網,那 800 億元投資不只是智慧電表硬體而已,而是物聯網與智慧能源「生態圈」。 資料經濟的重心在於開放式接口 ,因此電表可能是家家戶戶都有的能源管理平台,各種家庭物聯網產品便都有機會接入大平台,那電表之於家庭,就像手機之於個人一樣的重要。此時,800 億元投資值不值,就不會是爭議的話題了。

Google不惜砸下鉅資,積極布局能源市場。

Google 近年的能源布局

2009 年/「網路版」電表

Google 和北美電廠合作,從智慧電表接收資訊,讓民眾在 iGoogle 程式中,可以即時監看家庭日常用電情況。

2010年/購買再生能源

自 2010 年起便在美國、歐洲與拉丁美洲等地區購買再生能源,全球購買量至今已超過 2 吉瓦。

2014 年/Nest併購案

Nest 幫民眾調節用電尖峰與離峰時段電費,以節能省錢為誘因,讓民眾主動售出隱私的家戶用電資訊。Nest 也開放平台提供 API 接口,允許第三方開發者串接。

2015年/Project Sunroof

民眾提供家中電費帳單,Google提供Google地圖服務的3D模組,計算若在家中裝設太陽能板,考量在地氣候、屋頂角度、附近樓高與樹木等影響發電轉換率因素後,安裝太陽能板後到底能賺多少錢?

(本文由數位時代授權使用;首圖圖片來源:Shuttle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