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生物科技

荷蘭研發超音波頭盔,動態觀測活人大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8 日 8:20 | 分類 穿戴式裝置 , 醫療科技

高階的腦部功能檢查,通常需要在醫院使用大型儀器長時間監測。但最近在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Erasmus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中,神經外科醫師 Soloukey 博士的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穿戴式超音波頭盔,能在自然情境中,即時記錄受檢者大腦的血流訊號,徹底改寫人們對大腦運作的理解,也為重症病患之診療帶來突破。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刊登在國際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
繼續閱讀..

減重時脂肪組織的變化,能給減肥藥開發新靈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7 日 15:1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最新的研究揭示減重時脂肪組織的生物變化,包括細胞清理和能量回收機制,首次深入探討減重如何細胞層面改變脂肪組織。研究分析數十萬個個體細胞,並發現多種有益變化,包括去除受損和老化細胞,以及提高身體處理有害脂肪的能力。 繼續閱讀..

英國再成功誕生八名三親 DNA 嬰兒,免受遺傳病影響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7 日 11: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英國最近又成功孕育出八名三親 DNA 的嬰兒 ,此突破性技術旨在防止遺傳性粒線體病。方法為結合父母卵子和精子,以及捐贈者的第二顆卵子,使新生兒不必承受致命疾病風險。此技術其實英國已合法十年,但現在首次證明能生出健康後代,而不用受無法治癒的粒線體病影響。 繼續閱讀..

宏碁智醫攜手富士通打造「aiGait」,及早發現失智​症、帕金森​氏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7 日 10:54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醫療科技

宏碁子公司宏碁智醫與日本富士通株式會社 16 日宣布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由 Fujitsu Uvance 驅動的「aiGait」解決方案,運用富士通高精度「AI 骨架辨識技術」,分析患者的身體動作和步態異常風險,進而協助醫療​人員早​期發現失智​症和帕金森​氏症,提升​臨床診斷與​介入效率。

繼續閱讀..

共信-KY 肺癌新藥完成雙授權!插旗馬來西亞、啟動台灣試驗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6 日 17:16 | 分類 公司治理 , 生物科技 , 財經

共信-KY 今日代子公司共信醫藥科技公告,旗下 PTS302 治療肺癌新藥完成兩項重要授權案,首先是與馬來西亞 F 公司正式簽訂合約,F 公司取得 PTS302 在馬來西亞的產品註冊申請、商業化與經銷授權,台灣共信則享有簽約金與階段里程碑金,再來是與 G 公司簽訂備忘錄,啟動台灣試驗。

繼續閱讀..

黑貓帶來好運!科學家寵物貓成「病毒獵手」,助團隊發現兩種新病毒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6 日 15: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在西方文化中,黑貓常被視為不祥之兆,但一隻名為 Pepper 的黑貓,卻為科學家帶來了好運,成為發現兩種可能感染人類的新型病毒的關鍵角色。這隻貓的主人是佛羅里達大學病毒學家 John Lednicky 教授,透過牠捕獲的獵物,成功鑑定出兩種前所未見的病原體。

繼續閱讀..

從疫苗巨頭到 AI 先鋒!Moderna 揭未來工作新常態:AI 是同事,不是工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6 日 13: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生物科技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迅速發展,生物科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正在重新定義其工作模式,預計到 2030 年,將有高達 45% 的工作將由 AI 完成。根據來自 DeepMind、Meta 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在達沃斯的 MIT AI 日上分享的預測,未來兩年內,95% 的高級認知任務將由 AI 更有效地執行。

繼續閱讀..

紅腿象龜竟會感到「樂觀」與「焦慮」?研究發現牠們能體驗持久情緒狀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6 日 12:00 | 分類 生物科技

一項由林肯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開創性研究顯示,紅腿象龜(Chelonoidis carbonaria)能夠體驗持久的情緒狀態,這一發現與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情感經歷相似。這項研究挑戰了傳統觀念,並可能對這些動物在圈養環境中的管理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繼續閱讀..

克服癌細胞的「逃脫術」:雙靶向療法為難治型卵巢癌帶來新希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6 日 7:4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癌症治療已邁入標靶藥物與精準醫療的時代,但對某些癌症的療效仍很有限,罕見卵巢癌 LGSOC(Low-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就是其一。近期英國癌症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主導的臨床試驗顯示,結合兩種標靶藥物組合療法,不僅療效更佳,也可能為許多類似 MAPK 訊號驅動的腫瘤治療帶來新曙光。論文刊登於《Nature Medicine》期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