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生物科技

台灣開放了!蘋果推出 Apple Watch 睡眠呼吸中止症通知功能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6 日 7:19 | 分類 Apple , Apple Watch , 生物科技

蘋果稍早宣布,已獲得衛福部的醫療器材許可,今日起為台灣的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Pro 2 使用者推出全新睡眠與聽力健康功能,進一步實踐 Apple 對健康的承諾,提供豐富使用者生活的體驗。這些新功能橫跨多項產品,針對影響全球數十億人的問題,提供兼具資訊價值與實用功能的方式來支援使用者睡眠與聽力健康。

繼續閱讀..

英國生物樣本庫 11 年大計畫成果曝光,掃描 10 萬名志願者數據揭示人體衰老奧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5 日 15:1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在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的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利用超過十億次的身體掃描數據,深入探討人類隨著年齡增長的變化。這項全球最大的人體影像計畫,已成功掃描了 10 萬名志願者的腦部、心臟及其他器官,完成了這項為期 11 年的大型研究。

繼續閱讀..

「健康文藝復興」,美國冰淇淋製造商承諾三年內移除人工色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5 日 12: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食品科技

美國冰淇淋製造商近日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逐步移除其產品中的人工色素,涵蓋約 90% 美國冰淇淋產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官員說法,這是響應川普政府關注食品合成色素的健康影響。近期雀巢、卡夫亨氏和通用磨坊等公司也表示撤回食品用人工色素。 繼續閱讀..

天然的尚好!韓國模仿「鼻毛」開發新空氣過濾器,可大幅提高過濾效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5 日 11:45 | 分類 生物科技

韓國最近空氣過濾取得突破,開發出新過濾器,名為「生物啟發毛細管力驅動超黏附過濾器」(particle-removing oil-coated filter,PRO filter),靈感來自人類鼻毛的自然過濾功能,能有效捕捉細小灰塵和顆粒物(PM),過濾效率比傳統過濾器高 10%~30%。論文已發表於《自然》期刊。 繼續閱讀..

每週打一針就能控制帕金森氏症?澳洲科學家研發突破性新療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5 日 11: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澳洲科學家最近研發出一種每週一次的注射劑,為帕金森氏症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這種微小的生物可降解凝膠可植入皮下,持續釋放兩種主要藥物──左旋多巴(levodopa)和卡比多巴(carbidopa),旨在提供更穩定的症狀控制,減少副作用,並簡化用藥程序。早期的實驗室測試顯示這種新型注射劑安全有效,研究團隊計劃很快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繼續閱讀..

超高齡社會下的智慧醫療發展趨勢:AI、機器人與數據標準化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5 日 7: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技術分析 , 會員專區

台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推動智慧醫療需求快速增長。台灣衛福部提出建構台灣醫療作業系統願景,透過導入 FHIR 國際標準、CQL 臨床品質語言與 SMART 開發框架,實現醫療數據標準化與系統互通,此基礎建設消除了醫院間資料交換障礙,加速智慧醫療應用普及。 繼續閱讀..

別讓 AI 替你療傷!史丹佛大學研究發現聊天機器人有「心理偏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4 日 11: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一項最新的研究警告,使用人工智慧(AI)治療聊天機器人可能存在「重大風險」,尤其是在取代人類治療師的情況下。這項研究由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發現這些聊天機器人不僅未能達到心理健康護理的臨床標準,還可能在危機情況下(如自殺意念)產生危險或不當的回應。

繼續閱讀..

科學家破解失智症腦細胞的「溝通障礙」,開啟全新治療契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4 日 8:2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大腦就像忙碌的城市,每個細胞各有任務,而細胞「溝通」是否順暢,是一切順利運作的基礎。當溝通出現障礙,城市可能陷入混亂;腦神經細胞訊息傳遞受阻,人們記憶、思考能力甚至走路、說話都會變困難。這正是「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的可怕之處。 繼續閱讀..

手機像毒品?專家建議每日使用勿超過 1 小時,才能保住大腦與成績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3 日 0:00 | 分類 手機 , 生物科技 , 科技教育

以腦訓練遊戲監修聞名的東北大學加齡醫學研究所川島隆太教授研究發現,過度使用智慧手機會對學力造成嚴重負面影響。他斷言:「使用智慧手機過度,會讓辛苦學習的成果功虧一簣。」川島教授自 2010 年起與仙台市合作,針對市內小中學生學習意欲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智慧手機使用時間與學習成績呈負相關關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