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研從小做起,科普列車打開人才大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02 日 11:59 | 分類 科技政策 , 科技教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培育科研從小做起,科普列車打開人才大門


由科技部主辦、成功大學和交通部台鐵局及國家實驗研究院共同執行的科普列車計劃如今已邁向第四年,且吸引外商爭相贊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於 29 日正式啟航,且今年還特別邀請金門、澎湖、蘭嶼、東引等國小學童前來參加。儘管目前科普列車只有短短四節,但卻能容納全台灣 9,000 多名中小學生,進行為期 4 天的環島旅程,不僅是在各車站,也在旅途中進行科學實驗活動,可說是行程緊湊無冷場,且科技部表示,未來不排除再繼續加掛車廂。

此次還邀請到了副總統陳建仁蒞臨開幕致詞,其簡短而有力的演說,點出了臺灣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就是擁有很好的人才,很好的頭腦。

科普必須跨越城鄉

而創新的動能,源自於為人類創造更多的可能,遇見可實現的未來,但這並非一蹴可及。科研能量的基礎當然就是來自於人才的教育,陳建仁強調,科學要從小扎根,先讓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進一步帶動台灣科技競爭力,期望科普列車能培養更多小小科學家。特別是在偏鄉地區,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寶,每個都可能是未來的科研人才。科技部長陳良基則指出,從實做中學習,才能令科技成為台灣最重要的競爭力。

這樣的活動引起不少理念相同的外商參與,自 2017 年開始,由默克集團率先投入。默克集團的業務橫跨生命科學、醫療保健及特用材料三大領域,從基因編輯、生技製藥到半導體和面板材料研發等,推動科學與科技的發展。默克認為這些事物的背後都蘊藏著同一股力量,那就是對科學的好奇心,這也是其企業的核心精神。

「突破始於好奇心」不僅是口號而已,默克每年都會公布全球好奇心報告,分享好奇心在職場、科技發展及生活等各個面向上所扮演的角色。所以當知曉臺灣科技部所舉辦的科普列車活動之後,便積極的投入參與,更拋磚引玉吸引更多外商的加入,如美光科技及台灣艾司摩爾集團等;且默克不僅僅是贊助經費,而是鼓勵員工親自參加,帶領小朋友們進行科學實驗,在推廣科普教育的同時,也令自己不忘科學的初心。

跟著科普列車環島第三年的默克,今年負責的是第四節車廂,由員工親自構思及設計科學實驗,讓參與的小朋友都能透過實作更深入的了解半導體、液晶、DNA 和基礎化學的原理。這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默克表示,要在搖晃的車廂中進行實驗並不容易,很多實驗材料也沒有辦法在火車這樣的場域使用,要設計一個簡單、安全且又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實驗,煞費了許多同事的苦心。  

此次準備了水玻璃及金屬鹽析出實驗「秘密花園」,還有教小朋友如何製作會發光的液晶螢幕等一系列寓教於樂的有趣活動。而默克的另一個科普推廣的合作夥伴淡江大學,也在其所負責的車站邀請到了國寶大師陳錫煌的團隊,以傳統布袋戲的方式生動的向小朋友們展現「化學紅綠燈」實驗,令小朋友大開眼界。

永保好奇心

在現場的臺灣默克生命科學事業行銷處長廖姿紅表示,希望透過科普教育讓小朋友的好奇心能夠在未來萌芽茁壯,且不僅限化學,也期待能在更多新興科技領域來投入像這樣的活動,因為這不僅是企業的責任,也是讓員工更加投入科研工作的鼓勵。她強調,默克集團涉及了相當廣闊的科學與科技領域,透過各部門同事對這類型志工活動的參與,讓內部能夠有更多跨領域的交流、激發更多創新火花。

當然看到現場小朋友雀躍及開心的表情就是最大的回饋,除了科普列車之外,默克也一直與淡江大學合作化學遊樂趣的活動,除了每年固定鼓勵員工組團參與偏相科普教學,更於去年贊助嶄新的「跑跑分析車」讓資源較少的小朋友們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科學啟發。所謂的人才並不會只固定誕生於城市,或是富有的家庭,普及科學教育,縮短城鄉差距,才能夠更全面的提升臺灣科研的質與量。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