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蘋果 Siri 用戶語音抽樣細節曝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29 日 7:45 | 分類 Apple , 資訊安全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更多蘋果 Siri 用戶語音抽樣細節曝光


據了解,Google、亞馬遜、微軟、一向注重隱私保護的蘋果,這些科技巨頭都有祕密僱用人力承包商聽取語音助理錄下的用戶服務請求對話。

比如第三方承包商 Globetech 在蘋果用戶不知情下,代表這家科技公司抽樣 Siri 的語音資料,並祕密進行工作。另外,據愛爾蘭調查員報告顯示更多蘋果承包商所做的實際工作,包括僱員每人每天必須聽 1,000 支 Siri 錄音片段等細節。

蘋果的 Siri 系統可能更令人擔憂

從蘋果公司一貫的主題演講,官方無一例外地強調:「我們的目的是保護用戶的個人隱私和資訊安全。」每款新品推出,例如信用卡、新聞服務等,高層都聲稱對數據如何謹慎,對用戶隱私的保護有多麼重視。從這個角度來看,蘋果一直把自己定位為隱私服務商。

對蘋果曾僱用承包商,讓他們收聽 Siri 錄製的對話這件事,一名前承包商透露,工人無意聽到了用戶的私人生活錄音,包括預約醫生、詳細地址,甚至可能的藥物交易資訊等。

與亞馬遜和 Google 允許用戶選擇不使用錄音不同的是,蘋果裝置除了完全禁用 Siri,並沒有提供類似的隱私保護選項。且有觀點認為,蘋果 Siri 系統可能更令人擔憂。

我們知道,Alexa 主要局限於智慧音箱,Google 主要局限於音箱和手機語音助理,而 Siri 除了在 iPhone,還安裝在廣受歡迎的 Apple Watch,每時每刻都在數百萬人的手腕上,隨著用戶抬起手腕而觸發。

更多抽樣細節被曝光

要讓第三方無法聽取用戶無意觸發的 Siri 錄音,唯一方法就是完全遠離 Siri,否則,只能蘋果 Siri 相關裝置增加「退出」選項,或用戶使用 iPhone 和 HomePod 時要小心翼翼地說話,不然這個問題很難避免。

要將 Siri 用戶語音資訊的一小部分提取出來,並進行抽樣分析,據了解,這主要是用以改進 Siri 的聽寫功能和優化系統服務,況且服務請求與用戶蘋果 ID 無關,所有的審查員都要求保密工作內容。

據參與這項祕密工作的人員透露,更多關於語音抽樣的細節公之於眾。Globetech 的承包商每輪班都會定期收聽 Siri 的 1,000 多段錄音。「這些錄音只有幾秒鐘長,偶爾我們會聽到個人數據或對話片段,但大多數時候都是 Siri 的指令;而每位用戶的詳細資訊都是匿名的,主要是抽樣加拿大、澳洲和歐洲口音的用戶。」而是否有抽樣中國用戶語音資訊,這點目前還無法確認。

之所以知道承包商工作的細節,原因是做過這項祕密工作的人失業了。Siri 錄音細節曝光後,愛爾蘭審查員報告顯示,蘋果暫停了第三方承包商 Globetech 聽取 Siri 對話,不再需要他們提供這項服務。

我理解公司這麼做的原因,也理解為什麼人們會覺得這是侵犯隱私,因為他們沒有告訴別人。

微軟如何訓練 Cortana?

(Source:Flickr/iphonedigital CC BY 2.0)

據報導,Siri 承包商的工作聽起來類似於微軟承包商如何轉錄 Cortana 錄音以幫助微軟的語音助理提升性能。從 Cortana 的一個承包商的工作情況來看,其每位僱員每分鐘大約處理 3 個「任務」。而 Siri 的承包商,如果他們每天工作 8 小時,那麼記錄 1,000 個語音命令意味著他們可能需要每分鐘做 2 個。

微軟一直在悄悄地讓人類承包商監聽你的 Skype 翻譯和 Cortana 語音錄音。微軟這樣做只是為了 Skype 的翻譯功能,而不是 Skype 通話。不過,該公司正在分析 Cortana 請求和交換的語音片段,這些語音片段可能來自包括 PC 在內的所有平台,在這些平台上,人們可能更容易用更敏感的請求搜尋 Web。

當你與 Cortana 或其他使用微軟語音服務的應用程式交談時,微軟會儲存一份你的音訊紀錄副本,比如語音數據,這可能包括轉錄錄音的微軟員工和供應商,在受到程式設計優先考慮用戶的隱私,需要與供應商和員工保密協議。

微軟如何訓練 Cortana?根據一份報告顯示,微軟不僅讓人類約聘人員收聽你的一些 Skype 和 Cortana 語音錄音,而且這些約聘員工要不停地做重複性的工作,所獲取的報酬很低。

據了解,承包商把 Cortana 語音命令轉錄並分類為 20 幾個主題領域,包括遊戲、電子郵件、通訊、活動、家庭自動化和媒體控制,這些轉錄的錄音被用來幫助 Cortana 助理更好地理解語音。承包商預計每小時要完成 200 項繁重的分類任務,即每分鐘完成 3 項,平均每 18 秒完成 1 項。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iphonedigital CC BY 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