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杉投資撰寫「台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企業創投藉此打造企業成長新曲線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9 日 16:14 | 分類 市場動態 , 新創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杉投資撰寫「台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企業創投藉此打造企業成長新曲線


企業創投(Corporate VC, CVC),是近年來國際間盛行的新創投資模式。由企業內部成立 CVC 部門或是與外部 VC 合作,以外部投資新創的方式彌補內部研發之不足,藉此找出企業成長新曲線。

為使國內企業充份了解 CVC 的國際趨勢及做法,進而投入新創投資、帶動國內新創成長動能,台杉投資以近半年的時間,透過實地參訪、專訪國內外 CVC 操盤手、專家及資料彙整後,完成國內第一部「台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將在 10 月 23 日邀集國內外專家及已成立 CVC 之企業領導人,於台北遠東飯店舉行論壇發表會。台杉投資總經理翁嘉盛表示,新創在不同的擴張階段都需要資金,而 CVC 與 VC 在做新創投資的目的不同,正好可以共同合作,在不同階段給新創不同的幫助,「小樹才能長成大樹!」

台灣人喜歡創業。從過去一卡皮箱走遍世界,到現在各學研機構紛紛成立育成中心,鼓勵成立衍生公司。各部會推出的各項獎勵措施,更直接帶動台灣整體社會的創業氛圍。

美國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和英國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每年都會進行國際性的大型創業研究調查計畫:全球創業觀察(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2019 年 1 月所公布,針對全球 49 個經濟體、超過 16 萬成年人(18~64 歲)的 2018 / 19 年全球報告中,台灣每百位成年人中的早期創業者比例(Total early-stage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y,TEA)為 9.5%。這是自 2011 年納入評比以來的最佳表現,且已經是連續 2 年呈現成長。不只是早期創業人數上升,在國家創業環境指數(NECI)中,台灣也取得全球第 4 名的佳績(詳見文末附圖)。

從此項全球性的調整也說明了台灣在創業條件的整體表現優於全球平均,其中,相較 2017 年,於政策與法規、商業與法律基礎設施等面向更是有顯著進步。(該報告詳細中文內容可參閱台北產經資訊網)。

台灣人有創業的心態與行動,創業環境與法令也都較過去鬆綁。如何擴大資本市場對於新創的投資,就成為打造正向循環生態圈的另一項重要工作。

台杉投資總經理翁嘉盛表示,今年 6 月台杉的矽谷參訪行程發現,美國不少企業,從傳統產業到科技業,無論為了策略性技術合作或單純財務佈局,紛紛以企業創投,CVC 的方式投資外部新創公司。翁嘉盛表示過去很多企業可能是為了財務投資外部新創,但自網路及智慧型手機的興起,軟、硬體技術同步推升。未來,隨著 AI、IoT 及 Blockchain 等新興科技的出現,新一波科技典範轉移儼然成形,以代工及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台灣產業結構,絕對無法自外於這股新科技浪潮。美、日、中許多企業是從策略佈局,亦即藉由投資外部新創取得破壞式的新技術,與新創展開技術合作。採用 CVC 進行外部的投資、併購新創事業或採策略合作模式,以維持企業內部甚至是整體產業的創新動能,已經是國際企業成長的關鍵模式。

翁嘉盛表示,今年 7 月底通過的「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其中鼓勵境外匯回資金可間接透過私募基金、創投等進行新創投資。對於企業來說,由於投資非屬本業之技術,除了財務佈局,該如何藉由投資和新創展開合作,成為企業一大挑戰。

為使台灣企業也能共同加入新創投資的行列,把餅做大,台杉投資經過半年多訪談國內外 CVC 專家及企業負責人,列舉美國、日本、中國的做法與實例,同時,也介紹國內已經行 CVC 多年的企業,包括緯創、研華、佳世達、聯電等資通訊大廠,及傳統產業的大亞電纜等,台杉投資希望藉由「台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中不同 CVC 的實例,讓有意投入的企業能對 CVC 運作有初步想像,如此既有助於成熟企業轉型創新,同時促成新創取得更多資金和資源,帶動台灣新創生態系的正向循環發展。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