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 膠帶、口罩廣為人知,公司發展史卻是從失誤開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06 日 16:00 | 分類 科技趣聞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3M 膠帶、口罩廣為人知,公司發展史卻是從失誤開始


因為疫情,口罩這種不起眼的物品一夜之間成了全球人民的必需品。而提到口罩品牌,很多人第一個或唯一能說出名字的大概就是 3M 了。

不過,和 A 股很多口罩生產企業 3 日開盤時逆勢大漲不同,在紐交所上市的 3M 沒能享受多少口罩帶來的紅利,從 1 月 27 日到 2 月 3 日 5 個交易日以來,股價跌了約 11%。

口罩賣斷貨,為何股價跌跌不休?

雖然股價跌了不少,但 3M 市值依然高達 900 億美元,口罩真有這麼大的業務規模嗎?當然沒有,事實上口罩不過是 3M 龐大商業帝國中很小的業務。要搞清楚 3M 的業務,還要從名字說起。

3M 無疑是個好名字,簡單易記,很容易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其實創始人取名的時候並沒有那麼講究,3M 不過是「明尼蘇達礦業和製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的英文縮寫罷了,沒想到吧。以文具、廚具、口罩為人熟悉的 3M,最早竟是礦業公司。

始於錯誤

可以說,3M 的歷史是從另一個 M──Mistake 開始的。

1902 年,5 名商人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雙港成立 3M,他們有廚師、醫生、鐵道管理人員,還有一位肉舖老闆,這個奇特的商業組合起初只是為了開採剛玉,是一種硬度僅次鑽石的自然物質,是製造砂紙和砂輪的理想材料。

▲ 3M 成立時的辦公室,現在已改成博物館。(Source:3M)

然而老天和他們開了個玩笑,3M 找到的根本不是剛玉,而是毫無商業價值的斜長岩,3M 股權也變得一文不值。用作家弗吉尼亞─哈克在 3M 傳記的話來說,那時候 3M 的股票是酒吧最便宜的交易物,「2 股換一小杯威士忌!」

開外掛的發明史

走投無路的 3M 決定轉行,既然找不到製作砂紙的材料,那就自己做砂紙吧。雖然期間依然困難重重,包括當地氣候潮濕難以讓產品正常乾燥、產品出現品質問題被憤怒的客戶退貨等,但經過不斷創新和改進,3M 總算把砂紙生意做起來了,並在 1921 年推出革命性的防水砂紙 Wetordry,就此點亮了技能樹。

防水砂紙問世不久,3M 開始新一輪折磨。3M 工程師德魯去汽車廠測試砂紙時,從車身噴塗工人口中得知市面的遮蔽膠帶(用於美術噴繪時遮擋不需要噴繪的地方)容易殘留或與顏料產生反應,於是開始研發滿足需求的膠帶。頂住壓力的德魯最終在 1925 年發明出易剝離的 Scotch 遮蔽膠帶,產品上市後立即大獲成功,3M 正式進入黏合劑產業,有了透明膠、雙面膠等產品。

▲ Scotch 解決了雙色調油漆噴塗的棘手問題。(Source:3M)

黏合劑至今仍是 3M 的支柱業務,以最新 2019 年 Q4 財報為例,工業黏合劑和膠帶銷售收入為 6.89 億美元,在所屬的安全及工業品類占比超過 23%。

遮蔽膠帶的發明過程讓 3M 看到讓工程師創作自由的重要性,於是有了著名的「15% 法則」,即工程師可把 15% 的工作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項目,是不是和 Google 著名的「20% 法則」很像?

這規定也進一步推動 3M 的創新氛圍,最早用於反光交通標誌的反光材料 Scotchlite、Scotchgard 織物保護劑、Post it 便利貼等如今隨處可見的產品,都是靈光乍現或實驗意外的產物。因霧霾為中國人熟知的防護口罩也是 3M 眾多發明之一。

「除了上帝,什麼都做」

今天的 3M 擁有不只膠帶和口罩,業務更涉足健康護理、運輸、電子等。3M 的業務範圍到底有多廣?有人如此總結:「除了上帝,什麼都做。」

顯然,隨著業務擴大,再叫礦業公司就不適合了。2002 年,公司創立百年之際,「3M Company」正式取代「明尼蘇達礦業和製造公司」。

於是文章開頭的問題也就有了答案。雖然口罩供不應求,3M 也在加班加點生產,但口罩收入實在微不足道,少到連財報都沒有單獨提及,對股價的拉抬自然有限;另一方面,也和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美股市場較理性有關。

第四季財報提到,3M 最重要的安全和工業、運輸和電子兩大業務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銷售下滑,2020 年增長指引也低於華爾街預期,且 3M 2019 年在中國市場的汽車相關產品銷量急劇下滑,被指控違規排放化學藥品到田納西河的醜聞也有損公司形象。

不知道在新的危機下,3M 還能不能如當年化腐朽為神奇?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