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賭場到消費市場,一張圖看穿戴科技發展史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4 年 05 月 16 日 15:24 | 分類 穿戴式裝置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從賭場到消費市場,一張圖看穿戴科技發展史


穿戴科技正夯!多數人或許認為這類裝置是近期產物,若真要追本溯源,其實 自1960 年代起,就陸續出現相關概念的設計。大家或許很難想像,穿戴科技最早的應用,竟然是來自於賭場,當時發明家設計了這些裝置來增加勝率。在 2000 年之前,穿戴科技雖然沒有大規模興起,但開發者們的興趣也從未間斷過。到現在,一切看似在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穿戴裝置,卻成為了消費市場的新寵。

tech9

  • 1961 年:麻省理工學院數學教授 Edward Thorp 在其著作中,聲稱自己成功利用自製的穿戴運算裝置在賭局中作弊,更發現這款設備可為用戶可提升 44% 的勝率。
  • 1972 年:Keith Taft 為了賭贏 21 點,發明了可用腳趾操作的穿戴裝置 George,當他在一個週末就輸掉 4,000 美元後,George 再也沒派上用場了。
  • 1975 年:世界上首款手部運算裝置 Pulsar 在該年發表。據傳美國總統福特對要價 3,950 美元的限量 Pulsar 很感興趣,引發媒體爭相報導。但福特表示這只是隨口開的玩笑罷了。
  • 1981 年:被喻為「穿戴科技之父」的 Steve Mann,在高中時期把一部 6502 計算機內建在鋼架支撐的背包裡,並搭配頭盔上的鏡頭,來操控攝影裝備。
  • 1984 年:當年上映的《魔鬼終結者》,機器人的視線會同時顯示運算界面,和 Google Glass 的概念有些類似。
  • 1987 年:首款數位助聽器問世,但因為外型笨重且電能續航力太差,當時未獲得成功。
  • 1994 年:高中時就發明攝影背包的 Steve Mann,在 13 年後開發一款無線穿戴攝影機,並可將影像上傳至網路。許多人都將他視為首位「生活部落客」(lifeblogger)。
  • 2000 年:首款藍牙耳機問世。
  • 2002 年:穿戴設備商 Xybernaut 推出首款穿戴 PC,售價 1,500 美元。這款設備重約 300 克,戴起來就像把一台錄音帶隨身聽綁在頭上。
  • 2003 年:首款數位心跳節律器 C-Series 問世,讓醫生可在 18 秒內下載完病患的生理數據。
  • 2006 年:Nike 和蘋果合作推出 Nike+iPod,讓用户可運用 iPod 追蹤自己的活動數據。Nike 當時也推出多款有 iPod 專用口袋的服裝。
  • 2007年:James Park 和 Eric Frienman 成立 Fitbit,當時因為生產難題而讓公司數度瀕臨倒閉,直到 2009 年才推出首款產品
  • 2009年:Glacier Computers 發表可防水的穿戴裝置 W200,重量約為 280 克,讓用戶在緊急狀況下空出雙手就能獲取大量資訊。
  • 2012年:智慧手錶 Pebble 在 Kickstarter 上募得 1,000 萬美元,遠超過最初設定的 10 萬美元目標。
  • 2013 年:支援語音辨識與觸控操作的 Google Glass 發表後,引發大量關注,也開啟隱私議題的討論。

資訊與圖片來源:Mashable

本文由數位時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