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15】筆記型電腦產品演變走向何方,觸控、螢幕比例變更或極簡整合?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6 月 05 日 15:00 | 分類 零組件 , 電腦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COMPUTEX 2015】筆記型電腦產品演變走向何方,觸控、螢幕比例變更或極簡整合?


回顧 2014 年筆記型電腦市場蓬勃發展的榮景,其主要受惠於 Windows XP 換機潮以及微軟低價電腦補貼等因素,讓筆電得以擺脫連續兩年的衰退,出貨量來到 175.5 百萬台,年出貨成長 3.6%。然而,2015 年原預估出貨水準較去年小幅成長 0.4% 個百分點,但受到微軟 Windows 10 的補貼縮水且條件複雜,以及新興市場貨幣和歐元持續走弱等因素,不排除再次出現負成長。

2015 年筆電市場第一季受到傳統淡季和高漲的庫存影響下,季出貨下滑近 18%,亦較 2014 年同期減少約 5%。雖然 Intel 新 CPU Boardwell 已於 3 月上市,但是 Windows XP 的換機潮已於 2014 年發酵,在市場需求不明確下,也感受不到品牌電腦推出新機種的熱度,加上 Windows 10 和 Skylake 上市時間皆落在下半年,在期待全新產品上市的心理因素下,市場需求也隨之被遞延。預估 2015 年筆電上下半年的出貨比重將形成 45:55 的態勢。而然在需求低迷的筆電市場中,各品牌要如何推陳出新,將關係到未來幾年筆電是否可以維持銷售規模。

NB 市場出貨預估

2015 特刊
2015 特刊

(Source:WitsView)

2-in-1 PC 能否再造低迷許久的觸控筆電市場?

儘管 2014 年觸控筆電的滲透率幾乎是受到全面性的壓制,包括低價筆電在內等種種因素都不利於觸控筆電的發展,因此最後僅比 2013 年成長 3.5% 個百分點,達到 13.5%。觸控筆電的發展如同曇花一般,經歷一年的戲劇性的成長後就慢慢的凋零。滲透率曾經從 2012 年的 0.9% 飆升到 2013 年的 10%,爆發性的成長曾讓人一度以為觸控筆電將成為趨勢,但觸控功能對於筆電用者來說終究是一種情境式的需求,在某些情況下才會使用到。當初微軟推出 Windows 8 的概念就是要搭配觸控功能一起使用,為了讓使用者方便操作,特意將傳統的桌面設計改成動態磚界面,未料這樣的改變卻不被消費者買單,慘遭市場摒棄。除了系統面的使用不便外,觸控筆電本身在使用上容易造成螢幕髒污的毛病總令使用者詬病,加上 Clamshell 筆電整機價格下滑快速,觸控模組所延伸的成本將成為品牌的沉重負擔,預估 2015 年滲透率為 15~17%。中長期來看觸控筆電的滲透率每年僅以 3~4% 緩步的發展,但仍難達到全面性的滲透。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觸控筆電中 2-in-1 PC 的比重漸漸的侵蝕 Clamshell 筆電的數量,從 2014 年不到三成的比重,2015 年成長到近五成。由此可知 2-in-1 PC 是比較貼近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從品牌商的產品也可窺探出一些端倪。2-in-1 商品挾著娛樂與工作並重,效能與便利不必妥協的定位,無論是擅長消費機種的 Acer 與 Asus,或是在商務市場著墨較深的 HP、Lenovo 與 Dell,都接連推出相關系列產品,搭配多樣化的使用模式與觸控筆等新鮮賣點的結合,試圖在已經逐漸飽和的筆電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觸控成本總是成為品牌沉重負擔的情形也可望於 2015 年第二季有所轉變,在部分面板廠即將量產 on-cell touch 不帶 Cover Glass 的觸控模組,這樣的設計不管是對於面板整合或是整機成本都具有極大的優勢。簡單來說面板和觸控模組的結合可增加面板廠的營收;對品牌來說擁有價格更具競爭力的觸控模組,透過這樣成本結構的改良,品牌在 Clamshell 觸控筆電的推銷上有了不同的手法。只要祭出花少少的錢就可以擁有觸控筆電的口號,讓消費者覺得擁有觸控筆電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相反地,有些品牌則是刻意模糊觸控與非觸控的價格界線,僅強調售價低於 300 元美金或是在更低的價格區間內就能擁有觸控筆電,讓消費者在購買筆電時,有物超所值的感受。不管是哪一種說詞,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出奇制勝在筆電市場發展保守的一年,透過觸控規格的重新定位來獲取對手的市場佔有率。

2-in-1 PC 與 Clamshell 筆電出貨佔比

2015 特刊(Source:WitsView)

3:2 顯示器規格添增筆電新風貌?

有鑑於 2-in-1 PC 產品的蓬勃發展,面板廠也瞄準此一市場趁勢推出 3:2 對比的面板,強調此比例最適用於二合一筆電。3:2 對比的面板不同於傳統 16:10 或是 16:9 屬於偏扁長型的設計,強調 3:2 面板當成平板使用時,左右兩側留白的寬度相較於 16:9 的面板略寬也較符合人體工學;當成筆電使用時的螢幕,其上下可視區也較廣。對消費者而言,螢幕的有效可視範圍變大,且面板的大小是消費者所熟悉的文書尺寸。以韓廠 LGD 所推出的 11 吋、12 吋和 13.1 吋三款產品來說,其中 11 吋強調尺寸和 B5 相近,有機會以 2-in-1 入門款的姿態與 10~12 吋的筆電和平板競爭;12 吋近年在筆電和平板市場中已成為顯學,順此趨勢可以定位在中高階的 2-in-1 產品上;13.1 吋尺寸和 A4 相近,面積與主流的 14 和 15.6 吋相似,適合應用在大尺寸 2-in-1 的利基市場上。

儘管一開始 3:2 的產品僅由 LGD 一家面板獨家提供,在單一供應商的衝擊下,或許讓部分品牌對於這類型的產品仍保持觀望的態度。但隨著日廠的 PLD 和 Sharp 也即將加入 3:2 產品的戰局中,似乎也說明這樣的產品逐漸被接受的鐵證。若面板廠能針對 3:2 的產品能持續開發和改善成本結構,並且增加其他應用途徑,或許有機會成為筆電的明日之星。

Mobile PC 尺寸分布

2015 特刊

(Source:WitsView)

Chromebook 來勢洶洶,微軟市佔率已受害?

由 Google 所主導瞄準北美教育市場的 Chromebook,2015 年春天開起了另一個新市場──中國。2014 年 Chromebook 出貨達 6.27 百萬台,2015 年出貨上看 12.1 百萬台,年成長 93%,可謂是在銷售低迷的筆電市場中唯一的亮點。而且隨著 Chromebook 的成長也漸漸侵蝕微軟的市佔率,從 2013 年 92% 的下滑到 2015 年的 82%。2015 年 Google 更是透過中國本土品牌海爾和海信推出 11.6 吋搭載 2GB 的記憶體和 16GB eMMC,並且採用瑞芯(Rockchip)的 SoC 和 ARM 架構四核處理器,且續航力可達 10 小時,預計以 $149 超低價搶攻市場。以往 Chromebook 超過八成的出貨量都是透過標案銷往北美政府或教育市場,如今 Google 攜手中國品牌就是渴望透過海信和海爾的力量,來解凍 Chromebook 在中國的銷售,前進全球最大的筆電市場。台灣品牌 ASUS 和 Acer 預計於 2015 年 5 月和 7 月推出 11.6 吋使用 Rockchip ARM 架構的產品搶市。

Google 除了推出超低價筆電外,同時和 ASUS 攜手推出 10.1 吋搭載 IPS 螢幕可翻轉的 Chromebook Flip,僅 910g 亦可當成平板使用,定價 $249。另一台廠 Acer 也預計在 5 月推出相同尺寸的 2-in-1 Chromebook 搶攻市場。由此可知 Google 的野心已不只限於手機和平板,透過 Chromebook 來侵蝕由微軟所主導的筆電市場,且不再是一昧的採用低價策略,而是透過產品規格的提升,讓 Chromebook 不僅止於傳統筆電的使用模式,加入 2-in-1 的思惟,讓自己的產品更加豐富。從品牌的態度也可以推敲他們對於微軟陣營的信心動搖,主動增加 Chromebook 的產品多樣性,分散市場經營風險。

 

倚天劍加屠龍刀,MacBook 加 iPad Pro 成對手惡夢?

Apple 2014 年出貨超越日韓品牌,以黑馬的姿態站上前六強。年成長率突破 46%,總出貨量達到 16 百萬台,這樣驚人的成長率更是讓其他品牌望塵莫及。其實只要在對的時間點作對的事,就能有這樣驚人的效果。Apple 搭著 2014 年微軟全力拱大低價筆電的市場的順風車,將自家筆電售價調降,就得到這樣的好成績。當然,Apple 本身品牌的魅力也是功不可沒。2015 年 Apple 更是趁勝追擊,不僅是將全系列產品做升級還推出了新機種 12 吋 MacBook Air。儘管市場對於 12 吋新筆電的雜音仍相當多,但是從 2015 年上半年倍增的出貨量來看,定價 1,299 元美金 12 吋的出現反而是拉升 11.6 吋和 13.3 吋出貨量的推手。由此可知,即便是有明星光環的 Apple,仍逃不過價格的桎梏。

在平板市場中,不論是設計或是產品規格向來都是領頭羊的 Apple,預計在 2015 年第四季推出的 12.9 吋 iPad Pro,可依消費者不同情境自由搭配鍵盤和觸控筆做使用,讓 iPad 出現不同的風貌。雖然 Mac OS 與 iOS 不像 Chrome OS 與 Android 有機會出現雙系統並存的情況,但 Apple 雙管齊下的手段,恐怕讓微軟經營雪上加霜,也有機會進一步引導下一代筆電加平板整合的市場生態。

NB 作業系統年出貨量與市佔率預估

2015 特刊

(Source:WitsView)

筆電市場要回春,新奇硬體與多元的系統需並進

2015 年筆電市場已經沒有換機潮這張王牌的加持,即便 2-in-1 PC 和 Chromebook 的成長可期,但礙於出貨規模仍小,在龐大的市場中未能發揮小兵立大功的效應。畢竟現在的消費模式似乎已形成等待促銷的習慣,加上筆電這樣的產品,在消費型市場中並非是非買不可的商品,除非品牌本身的魅力夠大,就像 Apple 始終有忠實的果粉在追隨,不論是推出新產品或是既有產品做改版升級,每每都能帶動購買的風潮。在飽和的筆電市場中,不論是從系統面或是使用面著手,唯有突破現有的思惟才能激發出令人讚嘆的火花,要如何推出令消費者青睞的商品,將會是品牌持續努力的方向。

(作者:集邦科技旗下 WitsView 全球面板產能稼動率分析師胡家榕;本文轉載自 COMPUTEX 2015《物聯行動穿戴世代成形》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