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MacBook 吹起的號角聲:究竟是「真 Type-C」還是「假 Type-C」?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6 月 11 日 11:45 | 分類 零組件 , 電腦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蘋果 MacBook 吹起的號角聲:究竟是「真 Type-C」還是「假 Type-C」?


自從蘋果(Apple)最新款筆記型電腦 MacBook 改搭 USB Type-C 介面,並將原有的 Thunderbolt 介面踢除後,USB Type-C 頓時成為大眾目光焦點,讓許多原本根本不甚在意自己的手機、平板、電腦連接埠設計的消費者,也不得不去認識這個未來會改變你我傳輸影音資料、充電方式的全新接口──「USB Type-C」。

綜觀目前支援 USB Type-C 的筆記型電腦,除了 MacBook 之外,還有 Google 推出的 Google Chromebook Pixel;平板電腦則有 Nokia N1;而手機部分則由中國的樂視手機拔得頭籌,成為市面上首個支援 USB Type-C 接口的智慧型手機。不過,USB Type-C 除了可以讓我們享受到正反面皆可插拔的方便性以外,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否還有其他裨益?

事實上,USB Type-C 可以單指連接器(connector)接口的「物理形狀」,但更全面地來看,它某方面也代表了「介面標準」的演進。只看 USB Type-C 連接埠形狀的話,我們能明確感受到猶如 iPhone 接口 Lightning 正反皆可插拔的便利性,不過如果你使用的是「貨真價實的 Type-C」接口的話,你還會感受到傳輸率、充電速度跟以往大大不同。

那麼,何謂「真假 Type-C」?

 

USB Type-C 並不等於 USB 3.1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明白一件事:USB Type-C 是基於 USB 3.1 標準所設計的全新接口,但不一定只有 USB 3.1 標準能夠沿用。現在市面上電腦、手機與隨身碟等主 / 從兩端的 USB 裝置,大多還是以 USB 2.0 標準為主流。接續在 USB 2.0 之後的還有 USB 3.0(又稱為 USB 3.1 Gen1)以及最新發布的 USB 3.1(USB 3.1 Gen2)標準,這些標準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 USB 介面的傳輸頻寬以及速率。

USB 2.0 / USB 3.0 / USB 3.1 傳輸頻寬、速率比較表

數位時代配圖

(Source:維基百科)

USB 3.1 標準主要的特點有幾個。其一是最大傳輸頻寬可到 10Gbit/s,而現在主流的 USB 2.0 裝置僅為 40Mbit/s;此外,USB 3.1 的傳輸速率可上看 10,000Mbit/s,約為 USB 2.0 的 16 倍之多。另一方面,它還可以支援 USB-PD(Power Delivery)電源供應標準,最大供電功率可到 100 瓦(W),未來你的任何 USB 裝置,充電效率可能會快到你無法想像。

另一個最大的特點則是,USB 3.1 標準的連接器介面除了支援傳統的 Type-A(例如電腦、筆電的 USB 接口)、Type-B(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的 micro-USB 接口)「形狀」之外,還新增了全新、正反可插的 Type-C 接口。

USB Type-C 的主要特性如下:
• 正確插入後發出聲音。
• 相容未來 USB 標準發展,最高達到 10Gbit/s 的傳送速率。
• 支援 USB-PD 技術,供電功率最大可到 100W,可用於 3C 產品充電。
• 支持 1 萬次拔插。

說穿了,USB Type-C 就是隨著 USB 3.1 標準所誕生的。但這邊要注意的是,「接口形狀」與「介面標準」這兩件事其實必須分開來看。也就是說,USB Type-C 雖然可以直覺與 USB 3.1 標準聯想在一起,但又不完全等於 USB 3.1 標準;連接埠可以只有外觀改變成 Type-C,內涵卻不一定要是 USB 3.1,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會說,其實未來 USB Type-C 規格及血統會很混亂的原因——變種的 Type-C 介面可以有非常多種形式。

先說說現在許多人直覺認定的 USB Type-C 介面該是什麼樣子吧!它除了接口形狀改變之外,骨子裡的傳輸速率、頻寬等條件,都會隨之更新成 USB 3.1 Gen1 或是 Gen2 標準,讓你除了享受到插拔的便利性之外,其他的使用體驗也一併提升,包括 10Gibt/s 的傳輸頻寬等。

而有些 USB Type-C 介面,則是外觀形狀雖然汰換成功,骨子裡卻還是流著「傳統的血液」,也就是傳輸的介面標準並沒有更新,這也造成了未來市面上可能會出現「血統混亂」的 USB Type-C 規格的窘況。未來 USB Type-C 的血統,它有可能是 Type-C+USB 2.0、Type-C+USB 3.1 Gen 1、Type-C+USB PD,以及 Type-C+DP Alt Mode 的各種變形。

舉個更明確的例子:Nokia N1 平板電腦雖然號稱支援 USB Type-C 介面,但它的 USB 介面傳輸率其實仍然是 USB 2.0 的標準,與蘋果 MacBook 的 USB Type-C 介面只有接口外觀相同,內涵卻是天差地遠。

明白連接器外型與傳輸介面的差異後,就能明白 USB Type-C 其實也沒有所謂真假之分,畢竟「外貌」與「內涵」向來是兩回事。千萬別以為使用了 USB Type-C 裝置,便能理所當然享受到 USB 3.1 高頻寬速率及 USB-PD 的充電效率就好。

可以確定的是,有了蘋果打頭陣,USB Type-C 的指標性意義已經確立;加上如今筆記型電腦、消費性電子裝置設計愈來愈輕薄,USB Type-C 的「纖細外型」未來勢必會成為全新的「行銷利器」,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為了搶佔市佔(或者說是跟風蘋果?),市場人士預計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就會有大量號稱支援 USB Type-C 的 PC 或是其他裝置面市,至於你買到的裝置,其 USB Type-C 接口「內涵」究竟是如何?這可就要靠消費者張大眼睛仔細看清楚了。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SB-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