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辦「智慧運輸論壇」,「人、技術、商業」跨領域合作創造成功生態系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7 月 28 日 18:05 | 分類 市場動態 , 物聯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大辦「智慧運輸論壇」,「人、技術、商業」跨領域合作創造成功生態系


行政院甫通過「生產力 4.0 發展方案」,連結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電子支付等元素,推動整合製造業軟硬體系統、服務業的台灣差異化競爭優勢。而在全球競相推動智慧城市的趨勢下,智慧運輸也將是台灣極具優勢與發展潛力的前瞻產業。但如何融合「人、技術、商業」以提出創新服務,將是成敗關鍵,也是台灣在全球商戰的機會與挑戰。

台大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 28 日於台大集思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智慧運輸論壇-政策前瞻與服務創新的機會與挑戰」,邀請行政院張善政副院長、經濟部沈榮津次長、交通部曾大仁次長、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副局長、交通部運研所林信得所長、台北市林欽榮副市長、環球經濟社林建山社長、YouBike 何友仁總經理、Gogoro 彭明義行銷副總、華創車電李俊忠總經理、遠通電收張永昌總經理等產、官、學界專家,共同探討智慧運輸趨勢。

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表示,政府應利用開放資料(Opendata)與運輸的高度關聯性,結合開放資料及大數據發展更多元的智慧運輸服務應用,將從中央到地方共同推動智慧運輸,也期待透過今天的論壇激發更多火花及提供政府更多建議。

 

生態系 7 主要角色合作實踐生產力 4.0

以使用者經驗為設計創新核心的台大智活中心主任劉佩玲指出,智慧運輸的產業牽涉甚廣、投資甚大,非國家帶動之力難以推動,但民眾若不滿意,也難成功。以目前已將成功經驗輸出海外的 ETC 為例,一開始在台灣施行時,因對使用者需求無法掌握而選用 OBU 機上盒系統,致使裝機率在推動 6 年後僅約 2 成,2012 年轉換為 eTag 之後,申裝速度快速提升,目前裝機率已超過 8 成,使用者經驗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劉佩玲指出,將設計創新概念導入產品服務之開發或公共服務之設計在國外已行之有年,鑒於智慧運輸是國家發展智慧城市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台大智活中心提出以設計創新觀點,來探討國內智慧運輸的生態體系與重要議題。劉主任表示,設計創新必須考慮人的需求性、科技可行性與商業可行性三個構面,因此若以設計創新觀點來分析智慧運輸的生態體系,將有別於傳統的供應鏈分析,生態體系中將包含七種角色:「使用者」、「技術提供者」及「商業營運者」三種角色,分別處理「人」、「科技」及「商業」單面向的議題;「設計師(或開發者)」、「公共管理者」及「解決方案提供者」三種角色則分別處理「人、科技」、「人、商業」及「科技、商業」雙構面交會的議題並解決衝突;「總指揮」角色則是處理三個構面交集處的議題與衝突。台灣產業界較不善於處理「人」的議題,常造成生態體系中的各個角色無法均衡運作,也因此付出昂貴的代價。劉佩玲主任認為,我國未來推動智慧運輸產業,應特別注意「人」的構面;此外,「總指揮」必須負責讓整個生態體系合作無間、流暢運作,雖然最難扮演,但卻是智慧運輸成功的關鍵,未來期望政府單位能扮演總指揮角色並積極協調,使台灣智慧運輸產業得以快速成長。

日前行政院提出讓生產力 4.0 落實在台灣的三大問題,包括底層的技術發展和上層的應用,該如何做到平衡並具有國際競爭力?技術發展時必須同時考量商業模式是否可行,政府是否可以在政策沒成熟時,先行介入呢?及如何將製造業的經驗擴展到其他領域的應用,創造更多的價值呢?劉佩玲主任指出前二個問題正好呼應設計創新中的「人」、「科技」及「商業」三個構面;而第三個問題正是今天的論壇想要討論的主題,台大智活中心所提出之七個角色的定位與運作,可以作為一個討論的框架,讓大家能更周延地思考如何建立一個能實踐生產力 4.0 的生態體系。

 

智慧運輸好處:安全、便利、節能

什麼是「智慧運輸」?美國智慧運輸系統協會定義,利用先進的電子、控制、電信、資訊等技術與運輸系統結合,以協助運輸系統之有效監控與管理,達到減少擁擠、延滯、成本及提高效率與安全之目的。

試想,未來的生活中,肚子餓時,車子會自動帶你去喜歡的餐廳;喝過酒,車子便無法發動;亦或是若出車禍,車子的內建智慧裝置會自動聯繫警消單位,即時救援。汽機車將從傳統代步工具,搖身一變成為有想法、可預測需求的智慧坐騎。華創車電總經理李俊忠分享自動停車校正、車輛安全辨識等創新模式。

而透過交通載具的數據的收集、分析與管理,政府可更有效率地提高交通效能,與民眾的便利。遠通電收總經理張永昌分析,eTag 在高速公路上的應用,除收費外,可追蹤車流量、速限等,在大型節日時事前預告、化解國道壅塞現象。YouBike 總經理何友仁則說,根據民眾註冊使用數據,已可分析出不同區域的使用尖峰期,作為事前調配空車的依據。

Gogoro 行銷副總彭明義指出,Gogoro 電動機車有 30 個感知器,可以擷取即時資料到雲端,透過個人手機連結,提供即時服務,例如使用者可隨時掌握電能消耗狀況,到達最近的充電站,減少能源耗損。

 

師法英國低碳新商機,台灣具利基

智慧運輸除了安全、便利,也有助節能減碳,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改革壓力。今年底全球將通過「巴黎協議」,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也已立法,訂出 2025 年前減碳 1,776 萬公噸溫室氣體目標。

英國是積極因應氣候變遷的國家,預計在 2050 年時達到以 1990 年為基準減碳 80% 的目標,政府每年編列約 210 億元台幣,投入發展低碳產業及技術,目標是向外輸出技術與服務,帶動經濟成長與就業。

 

政府擔任總指揮角色,提供產業發展沃土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指出,國際經驗中看出智慧運輸系統多以「政府主導」為原則,進行總體資源整併。YouBike 是與地方政府合作最具代表性的運輸工具,其突破縣市交通條件以及運輸需求,由政府提供場地,現在隨處都可見黃色自行車的身影穿梭於雙北大街小巷中。經濟部次長沈榮津承諾,雖然國內資源有限,但政府正努力朝向跨部會整合,並串聯地方政府共同規畫政策藍圖。

 

台灣是智慧運輸在「人、科技、商業」跨領域合作最好的示範起點

主持人台大智活中心主任劉佩玲說,過去台灣發展智慧運輸較受限硬體製造、全球供應鏈的思惟,但「以使用者經驗為核心的智慧運輸」才更具有全球競爭力。台灣已有成功模式,「高速公路 E-Tag、YouBike 都會區腳踏車租借管理系統已紅到海外」。YouBike 產品與經營模式外銷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ETC 獲得越南、義大利、馬來西亞、泰國等國洽詢;Gogoro 電動機車的創新營運也備受關注,已收到倫敦、哥本哈根、東京、上海等 200 多個城市邀請。劉佩玲表示,台大智活相信「台灣大小適中,具資通訊技術優勢,還有最挑剔的消費者」,是智慧運輸「人、科技、商業」三面向跨域整合最好的示範起點,如果能讓設計創新的各個角色都到位,且更有更積極的「總指揮」進行運籌協調,絕對有機會創造出台灣的下一個明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