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將至,中國網路新創企業將大量死亡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9 月 20 日 12: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網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寒冬將至,中國網路新創企業將大量死亡


還不到中秋節,天氣已經從盛夏的酷熱難耐,轉為秋高氣爽、涼爽宜人,街上行人都享受著這股難得的涼意。

但對中國的創投業和新創企業來說,這卻是他們不想見到的氛圍。經過兩、三年的瘋狂發展之後,一股涼意、甚至是寒流,在七月股災之後,正向中國網路業襲來。

中國網路業,尤其是從事 O2O 平台服務的網路新創企業,對傳統行業排山倒海、勢如破竹的衝擊力,在過去一年達到高峰。

「滴滴打車(中國版優步 Uber)搶了我們一半的生意,本來一天跑 500(人民幣)才有利潤,現在賺得錢連保本都保不了,」一位杭州計程車司機向乘客抱怨。

除了「滴滴打車」(年初已和「快的打車」合併為「滴滴快的」)等各種服務仲介平台之外,各種便宜又大碗的「上門服務」過去一年在中國如雨後春傘般冒出,上門洗車、上門理髮、上門做臉、上門送餐,甚至上門煮菜等五花八門的服務,尤其受到年輕上班族的歡迎。

那些上門服務提供者,通常都會騎著一輛後面拖了一個小拖車的電動機車,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小拖車中裝滿了他們用來服務的的各種生財工具。

但這些O2O服務,雖然是一種創新商業模式和平台服務,但對實體經濟似乎幫助有限。

浙江義烏一位計程車司機就抱怨說,「滴滴打車」不會把市場做大,因為坐出租車的人數,不會因為他們就從 100 人變成 110 人,只會搶走原來計程車的生意,讓大家賺得錢變少。

而且,「我們計程車,一毛稅都跑不掉,但他們,政府連一毛錢都收不到,」這位司機忿忿不平地說。

O2O 服務可以迅速搶佔中國市場,首先當然是歸功於中國相關傳統行業的服務,本就叫人不敢恭維,現在有又便宜又好的服務,消費者何樂不為。

尤其是計程車,難叫難等,常常還得衝到大馬路中間和其他乘客搶車。有時好不容易搶到車,又被拒載,被丟在路旁。上下班尖峰時刻,叫車更是難如登天。

也因此,除了消費者之外,中國創投業者們看好 O2O 龐大的需求,瘋狂搶案投資,光是經緯創投一家,今年上半年就投了 100 億人民幣。網路新創企業的估值,不斷追高,「滴滴快的」已經喊到 150 億美元的天價。本來投資成熟企業的私募基金業者,也紛紛搶進新創企業天使輪投資。

不過,O2O 新創企業的迅速壯大,除了服務好、便宜,其實背後是網路新創企業憑藉市場龐大資金支持下,瘋狂補貼消費者和用戶的結果,這也是當前中國O2O行業的最大風險所在。

「他們自己跑來跟我說,只要我加入,還不用跑,第一年就先給我 8,000 人民幣獎金,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啊?」北京一位計程車司機想起滴滴打車跟他接觸的經過時說。

一位熟悉北京創業與創投圈的台灣創業家表示,滴滴打車一個月就要燒掉將近一億人民幣,除了營運成本之外,就是各式各樣的補貼。

在中國各大城市的街道與地鐵廣告看板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種「下載 ×× App,就送 ×× 元現金券、紅包、獎金」,或是「買 100,送 100」的網路服務平台廣告。

天下配圖

這位台灣創業家解釋,補貼消費者和用戶就是中國 O2O 的遊戲規則,中國業者都是先擴大用戶規模,搶佔市佔率,再來考慮如何賺錢,不這麼做,就完全搶不到市場。「就是要燒錢燒到讓消費者與用戶的行為固化,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這位台灣創業家說,「燒錢就是為了燒存活率」。

一個過去各行各業過度投資、產能過剩,搞到大家都沒錢賺的發展模式,一個習近平與李克強推動深化改革,最想改掉的中國產業界壞習慣,好像又在網路業出現。不同的只是過去是政府補貼企業,現在是網路業者自己補貼消費者和用戶。

這種靠補貼的商業發展模式,在景氣好、資金供應無虞的市場環境下,可能撐得過去,但偏偏現在中國到處瀰漫不景氣氛圍,股災又重創市場信心。

處在資金鏈末端的創業家們,到這個月為止,還感覺不到泡沫化的氛圍。

「現在還沒有長期低迷的氛圍,大家賭性還是很大,」這位台灣創業家認為,「大部分新創企業都認為機會還很多,因為各行各業可以被改造的空間還很大。」

但是,身處資金鏈上端,對資金供需很敏感的創投業者,已經嗅到一絲寒冬將至的氣息,陸續發出警告。

過去一年科技新創企業估值飆高,天使輪平均融資規模,從 1,000 多萬人民幣增加到 3,000、4,000 萬,在去年底已經引起部分創投界人士的警覺心。

經緯中國創始人張穎去年底就曾發出一封公開信,形容中國創投圈「正變得無比瘋狂」,警告市場將由熱轉冷,建議企業要「做好準備,逆勢發力。」

今年八月底,中國農產品交易平台「一畝田」傳出裁員超過 1,000人;提供網上點餐、送餐上門的「餓了麽」在公開宣布 F 輪融資 6.3 億美元後,又馬上撤回新聞稿,引起市場不安。

中國長石資本合夥人 何華峰在《金融時報》中文網投書指出,創投圈已由熱轉冷,七月股災是拐點,很多投資人已放慢看項目的節奏。

何華峰進一步指出,免費不是商業,補貼只是加快成長的特定手段,但很多人把網路與免費劃上等號。一上來就補貼,做數據,再去融更多的資。交易的數據和融資的數據,都有很多水分,這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創業從來都是少數人才能成功。在資本的冬天,遊戲規則變了,很多資質不佳或準備不充分的企業會批量死掉,」何華峰說,「但對於可以活下來的企業,確是好事。」

(本文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