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數據和癌症搏鬥,美國新創公司獲 58 億元投資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1 月 17 日 12:00 | 分類 Big Data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用大數據和癌症搏鬥,美國新創公司獲 58 億元投資


近來,大數據(Big data)也成為生技產業中的火紅名詞,但究竟有沒有兩者成功結合的企業範例?在台灣,大數據要和生技產業共舞,又面臨什麼挑戰?

用大數據(Big data)來對抗癌症?美國新創公司 Flatiron Health 自 2012 年起開始這個嘗試,並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

6 日 Flatiron Health 宣布,在 C 輪融資後已獲得 1.75 億美元的投資,近 58 億台幣。投資者包含羅氏大藥廠(Roche)、投資管理公司巴美列捷福(Baillie Gifford)等;前期投資者還有 Google Ventures。

「我們用科技和癌症搏鬥。」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納特‧特納(Nat Turner)對媒體表示。透過建立雲端平台,並在保障隱私的《健康保險可攜與責任法》(HIPAA)前提下,蒐集、整理並分析散落在各醫療院所的癌症患者病歷,協助研究單位和醫師擬定最佳的治療策略。

創辦公司源自一個簡單的念頭──為什麼人類抗癌的戰役是分散的?

他們發現,美國僅有 4% 癌症患者的治療數據因參與臨床試驗有結構地保存,但其他 96% 癌症患者的病歷數據卻散落各個醫療院所。因此,透過雲端平台、集結民眾的抗癌經驗。

目前,已有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等上百家癌症研究機構、醫療院所和 Flatiron Health 合作。

「期望能協助 NCCN 優化癌症治療方案並擬定更合適的癌症政策。」NCCN 執行長羅伯特‧卡爾森(Robert W. Carlson)說。

 

台灣的挑戰

不過,大數據要和生技產業共舞,得先面對數據紊亂和病人隱私這兩大挑戰。

「電子病歷的數據糟透了(EMR data sucks)」,日前 Flatiron Health 執行長特納接受《富比士》訪談時表示。例如,美國不同醫師、不同醫療院所或研究機構記錄病人數據的方式不同,甚至還有手寫、掃描檔或語音等資料。這些非結構、不同形式的資料,增加數據分析的困難度。

不過,對台灣來說,「這是挑戰也是機會」,台灣醫療資訊協會理事長王大為,在 2015 DAF 智慧醫療論壇上說,台灣擁有許多醫療菁英與科技人才,他們的合作將引發有趣的化學反應。

比起美國,台灣還擁有更好的健康數據環境。例如,已發展出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健保資料庫、電子病歷交換系統與健康存摺,台北醫學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謝邦昌說。

那麼為什麼台灣至今未能孵化出像 Flatiron Health 的公司?

謝邦昌說,這涉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範。因此,目前多只有政府或醫療院所運用大數據分析病患資料,甚至連官方單位運用健保數據做研究也曾引發爭議。

王大為說,或許在充分告知的情況下,由民眾主動參與、捐數據是可能作法。不過,面對涉及個人隱私的大問題,仍需要台灣社會從法規、制度到社會信任層面思考、共同對話。

否則在大數據和醫療的結合上,「台灣已站在起跑點上很久了,但一直沒有鳴槍。」王大為說。

(本文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