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ews科技新報
3C新報
財經新報
登入 註冊
登出
VIP會員
訂閱RSS! follow follow follow
follow
TechNews科技新報

Menu

Skip to content
  • icon_fire_pc 搶先看
    •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 IC 設計
      • 封裝測試
      • 處理器
      • GPU
      • 記憶體
    • 零組件
      • 光電科技
      • 面板
      • 電池
      • 3C周邊
    • 財經
      • Fintech
      • 加密貨幣
      • 金融政策
      • 證券
      • 財報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支付方案
    • 網路
      • Amazon
      • Facebook
      • Google
      • 資訊安全
      • 開放資料
      • 物聯網
      • 電子商務
      • 電子娛樂
      • 雲端
    • AI 人工智慧
      • 自動化
      • 自駕車
    • 尖端科技
      • 奈米
      • 低軌衛星
      • 汽車科技
      • 航太科技
      • 機器人
      • 軍事科技
      • 材料
      • 無人機
    • 環境科學
      • 醫療科技
      • 生物科技
      • 科技生活
      • 科技教育
    • 消費電子
      • 手機
      • iPhone
      • 科技生活
      • 3C周邊
      • 遊戲主機
      • 遊戲軟體
      • 科技趣聞
    • 能源科技
      • 太陽能
      • 風力
      • 核能
      • 電力儲存
    • 系列專題
      • 兔年好運到,一起鍛鍊「人生翻轉術」
      • 人才供給趕不上資安危機,需求企業、資安廠商、政府如何因應
      • 危機中找商機,台灣軍工產業鏈大未來
      • 從企業到個人都需投入的「零碳革命」
    • 財報快訊
    • 會員專區
      • 拓墣觀點
      • 技術分析
      • 焦點新聞評析
    • 企業部落格
      • 市場動態
    • 關於我們
      • 內容合作單位
      • 菁英人才招募中
      • 廣告合作

    Uber 推出新 Logo,為什麼飽受批評?

    作者 數位時代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12 日 8:29 | 分類 科技趣聞 , 網路 | edit
    Telegram share ! follow us in feedly


    Uber 一直話題不斷,這回不是被抗議,而是新 Logo 出問題!美國時間 2 月 2 日,Uber 的新 App Logo引 起網路軒然大波,像是與銀行的 App Logo 太相像、App 無法與 Uber 直接聯想等,而這番爭論,卻又牽連出 Uber 的企業文化問題。

    幾天前,Uber 在自己官方部落格上發表全新品牌形象聲明,透過更換 Logo 來重申自己的品牌理念──Bits and Atoms(位元與原子)。位元代表 Uber 的精準領先科技,原子則是世界萬物的源起,當兩者組合在一起,就成了 Uber,這個目標掌握世界流通業的公司。

    新 Logo 一出,許多用戶在 Twitter 上開始討論,而大多都是抱怨聲浪。像是把新 Logo 跟既有的銀行 App 相比、跟 Square 的 Logo 太相像、要為了 Uber 新 Logo 跳槽對手 Lyft 等言論。對此,外媒華盛頓郵報做出評論,表示每間企業換 Logo 時,都不禁備受批評,如 Spotify、Airbnb 甚至 Google 也有類似經歷,因為大部分的使用者都無法輕易接受「改變」。

    數位時代配圖

    Uber 執行長是新 Logo 設計的背後主導者

    數位時代配圖

    ▲ Uber 執行長兼創辦人 Travis Kalanick。(Source:Flickr/TechCrunch CC BY 2.0)

    當新 Logo 發表時,外媒 Wired 也發布一篇其 Logo 設計的背後故事報導,其中提到這個新 Logo 設計背後的主導者,不是善於包裝說故事的品牌公司,而是 Uber 執行長 Travis Kalanick。

    文中寫道:雖然 Travis Kalanick 不是設計背景出身,但他拒絕把重塑品牌的任務交給其他人,過去 3 年以來,他與 Uber 的設計總監 Shalim Amin 一起進行這項計畫。新 Logo 的大抵概念出自他手,而依地區而變化顏色明亮,則是旗下團隊的點子,「因為橫跨全球 65 個國家的企業,不能只靠一個住在美國舊金山 40 歲白人男子的喜好,來決定這個企業的品牌樣貌。」

    數位時代配圖

    從其報導描述下,Uber 執行長 Travis Kalanick 似乎是透過這次的重塑品牌,來尋找自己在企業中的定位。然而,Travis Kalanick 一直以來都不是媒體寵兒,過去曾爆出以內部資料追蹤某位記者搭乘 Uber 的行蹤,更不斷忽略外在的批評聲音。外媒 Inc. 這次也透過換 Logo 事件,列出 Uber 這家企業背後的一些問題:

    1. 放錯發展重點,司機的福利無法獲得伸張。揭曉新 Logo 當天,紐約時報才又刊出一篇報導,揭露 Uber 司機的抱怨聲音,愈來愈多的 Uber 司機覺得自己沒有獲得合理的員工身分對待,「他們對外稱呼我們是『夥伴』,但實際上卻把我們當『奴隸』一般對待。」
    2. 快速地過度擴張。Uber 的規模成長相當驚人,短短 5 年下來其服務已經擴張到全球 65 個國家的 400 個城市中,然而,旗下 6 千名員工中,約三分之二加入公司的時間都少於 1 年,同時要發展對外服務又要兼顧內部員工培養,這可能對未來企業文化發展上,埋下隱憂。
    3. 忽略外在批評聲浪。在媒體上,Travis Kalanick 常被冠上自大、好戰的樣貌,特別是他們對待律法人員、計程車產業的樣子,但 Travis Kalanick 只說,這是媒體的錯誤解讀,而從來沒有對相關言論做出任何「他們會改進」的回應。

    Uber 的點子與現況,的確名列創業圈的歷史,Uber 的出現也毫無疑問地改變了許多地方的交通樣貌、改變了許多人移動的方式,但是,這次的事件卻讓人再度質疑起這家公司的內部文化與外部問題,新 Logo 的不習慣與爭議或許會隨時間消逝,但長期企業發展,就得看這間市值最高的新創公司,怎麼應對極速的全球業務擴張。

    • Uber’s Rebranding Reveals Everything That’s Wrong With Uber
    • Why everyone hates Uber’s new logo
    • The Inside Story of Uber’s Radical Rebranding
    • Celebrating Cities: A New Look and Feel for Uber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

    科技新報粉絲團 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鍵字: logo , Uber

    Post navigation

    ← 視駭客為國家威脅!歐巴馬宣布 190 億美元的資安計畫 美國躉售存貨銷售比處於海嘯以來最高水位 →
    • 我們偵測
      到您有啟用
      AD Block
    • 請您暫停使用AD Block,以支持我們持續能提供更多新聞資訊與優質的閱讀環境。
    CurrencyRate
    • 新報特企
    • 焦點動態
    • 系列專題
    • 人才供給趕不上資安危機,需求企業、資安廠商、政府如何因應

      從惡意軟體,加上元宇宙、電動車等新應用衍伸資安問題,引爆資安人才的需求。企業如何布局?產官學如何縮小缺口? 閱讀更多
    • 從企業到個人都需投入的「零碳革命」

      在企業,有鴻海端出減碳策略、台積電高標準節能減碳;在個人,以租代買、惜食點餐,翻轉生活模式。ESG 將帶領我們走向何處? 閱讀更多
    • 本週熱門
    • 和泰出大包,iRent 用戶個資直接在網路「裸奔」
    • 反對孤注一擲電動車,豐田:時間將證明我們是對的
    • 給車主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賓士獲得美國 Level 3 自駕認證
    • 不景氣衝擊,億光孫公司 WOFI 聲請破產
    • 賈伯斯:Android 是「偷來的」!前工程師指蘋果仍耿耿於懷
    • 等不到特斯拉降價,Gogoro 先降價了
    • Google 員工連兩日上街抗議,反對大裁員和低薪
    • 特斯拉二手價暴跌,半年賠掉一台國產新車

    財訊快報

    • 愛普*1月營收2.03 億元
    • 奇鋐1月營收28.11 億元
    • 鴻海1月營收月增4.9%
    • 聯茂1月營收月減16.6%
    • 順達1月營收12.04 億元
    • 大立光1月營收32.63 億元
    • 鴻準1月營收92.20 億元
    • 貿聯-KY1月營收月增1.6%
    • 日電貿1月營收8.61 億元
    • 新普1月營收月減23.9%
    更多>>

    編輯精選

    • [ 專訪 ]攜產業深耕 Micro LED 領域,他誓言奪回下世代面板話語權
    • [ 分析 ]台積電赴美設廠,是否對其高毛利率造成衝擊?
    • [ 獨家 ]南科 3 奈米量產後,傳台積電近日宣布德國 28 奈米廠計畫
    • [ 專題 ]混合辦公將使傳統資安解方不再有效,資安長該如何面臨雲端驅動環境下的網路安全?
    • [ 專題 ]台灣資安人才缺口達 9 萬人,數位部如何縮小缺才困境?
    • [ 專題 ]勒索病毒、金融詐騙與日俱增!國泰世華如何透過三道防線嚴守資安危機
    • [ 專題 ]串連供應鏈,SEMI E187 如何強化台灣半導體產業資安體質?
    • [ 專題 ]資安是「治理」而非技術面,第一防線資安長如何建企業護城河?

    FB 粉絲團

    • 我的最愛

      趕快加入最愛頁面

    • Facebook

      成為我們的小粉絲

    • RSS

      即時更新新知

    相關連結

    • Facebook

    功能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2013-2023 TechNew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授權轉載

    premium_alert_img01

    登入裝置已達上限

    親愛的會員,

    您的帳戶已經在其他裝置進行登入,於是系統將自動把您的帳戶登出本裝置。

    • premium_alert_icon01若需要繼續瀏覽網站,請 重新登入 網站
    • premium_alert_icon02若非您本人的操作,為保障您的帳戶安全,請您儘快至會員中心 修改密碼
    請您暫停使用AD Block,以支持我們持續能提供更多新聞資訊與優質的閱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