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人都被監視」,Telegram 創辦人寧願放棄公司,也要捍衛通訊隱私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26 日 8:17 | 分類 社群 , 資訊安全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其實每個人都被監視」,Telegram 創辦人寧願放棄公司,也要捍衛通訊隱私


個人隱私與國家安全,究竟孰輕孰重?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最近與美國聯邦調查局槓上,嚴厲拒絕協助政府破解加州槍擊案槍手法魯克所使用的 iPhone 5c 手機密碼。庫克指出,蘋果過去從未試圖解鎖過任何一支手機,「只要破解一支手機,就等於威脅所有蘋果客戶的隱私!」

科技同業如 Google、Facebook、twitter 等,皆表態支持蘋果,Facebook 創辦人祖克伯(Mark Zuckerberg)更表示,「相當同情提姆(Tim Cook)與蘋果」,這場於美國上演的國家機器 vs. 個人權益拉鋸戰,其實在俄國早有先例。

素有「俄版祖克伯」之稱的保羅.杜洛夫(Pavel Durov),曾於 2006 年創立俄版臉書 VKontakte(意為:in contact),提供多項俄語線上娛樂資源的本土優勢,使其成為俄語系國家中首屈一指的社群網站,註冊人數已超過兩億多人。

然而 2014 年,崇尚言論自由的杜洛夫,因不願提供普丁政府反動份子的個人資料及通訊紀錄,而遭當局打壓,被迫放棄一手建立的公司並離開俄羅斯。

長期身處於政治險境之中的保羅,為了與哥哥尼古拉(Nikolai Durov)私下聯絡,兩人共同打造出注重安全隱私性的應用程式 Telegram,不僅能夠將訊息加密,也擁有便於策劃社會運動、朋友間私密閒聊的自動銷毀訊息功能。

「不只是身在俄羅斯的我,其實每一個人都正在遭受監視。」

在一次訪談中,保羅提及俄羅斯政府對私人通話的監控十分嚴密。他驚覺,市面上任何的通訊軟體,都無法幫助他逃離政府的監視!正是這樣的恐懼,催生了現在的 Telegram。

「保障通訊隱私」從此成為他最重視的品牌信念。為了貫徹這樣的信念,他在創業的路途上展現戰鬥民族的堅毅,無所畏懼。

 

連年舉辦比賽,高額獎金只為揪出隱私漏洞

保羅為了進一步向使用者證明 Telegram 的安全度,於 2013 年首度公開喊話:「只要能夠成功破解通話訊息,就能夠獲得 20 萬美元獎金。」

雖然最後無人得以破解,保羅仍大手筆地提供發現訊息安全缺陷的參賽者十萬美元。

而 2014、2015 年舉辦的兩場比賽持續鼓勵參賽者破譯 Telegram 的加密訊息,並以更高額的 30 萬美元獎金,吸引大量使用者成為隱身於網路世界中的後端工程師,為彼此更嚴密的言論隱私權把關。

Telegram 非但不怕犯錯,甚至強烈鼓勵使用者揪正錯誤,和一般企業害怕損失形象而往往隱瞞缺陷的作風迥異,也因此在市場中成為獨樹一格的有力競爭者。

 

使用者隱私擺第一,恐怖份子也有言論自由

Telegram 的注重用戶隱私及高度保密性,甚至使其成為恐怖份子組織伊斯蘭國(ISIS)發布消息的主要管道。

而 2015 年的巴黎恐怖攻擊、俄羅斯空難事件發生後,伊斯蘭國皆是利用 Telegram 的「公開頻道」功能(類似臉書的粉絲專頁),承認罪行。

許多人都希望保羅能夠刪除恐怖份子的私人帳戶,別讓這款應用程式成為幫兇。然而謹守理念的他卻認為,使用者的隱私遠比對於恐怖攻擊的害怕更加重要:「我們始終在做對的事:保護使用者的隱私。」

這位與眾不同的科技天才,其後雖然同意封鎖伊斯蘭國的公開頻道、協助打擊犯罪行為,卻仍然堅持不會參與言論審查、不會遵守限制言論自由的法律,亦不會監視個人帳戶間的私下通訊,因為「這樣的做法,違反創辦人的原則!」

正是這份一路走來始終不變的堅持,讓 Telegram 於通訊同業中名聲大噪,並吸收大批認同其價值觀的死忠用戶。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TechCrunch CC BY 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