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千兆元戰爭,全球企業減碳大備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5 月 01 日 0: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一場千兆元戰爭,全球企業減碳大備戰


台灣不是聯合國氣候會議參與國,但面對全球暖化,卻不能置身事外;不僅因為不減碳,就要被趕出供應鏈、被經濟制裁,更因減碳是身為地球村一分子應盡的責任。

3 月 25 日的蘋果春季發表會上,執行長庫克(Tim Cook)僅簡短發言便將主持棒交給環境部門主任麗莎‧傑克森(Lisa P. Jackson)。在來自全球的科技廠商、投資法人與媒體前,這位美國國家環保局前局長指出,為了達到減碳目標,蘋果工程師已設計機器人連恩(Liam)來回收產品零件,「連恩可自動偵測並拆解手機,並將各個元件依序分類回收,甚至再利用。」在它背後的投影螢幕上,機器手臂敏捷地拆下諸多細小螺絲、SIM 卡匣,而蘋果產品也為此採用可擴充升級的軟體、更耐用的材料,以期達到完全回收;最後更以「再生」(recycle)收尾,揭示了蘋果對環境減碳的決心。

 

國際企業減碳備戰
蘋果、微軟、Google 積極變綠

為擺脫「毒蘋果」指責,庫克近來積極整頓代工廠,要帶領整個供應鏈轉型綠色減碳,製程也逐步改採再生能源發電,就連號稱「最強 4 吋手機」iPhone SE,也幾乎無關技術創新,反而是用以解決供應鏈庫存、避免浪費。

有節能減碳壓力的不只是庫克,巨大機械工業執行副總經理兼財務長杜綉珍透露,儘管捷安特一直是節能減碳單車風潮的引領者,也陸續投資超過 5,000 萬元台幣實驗單車共乘系統,打造出台北市公共自行車 YouBike,但捷安特卻因為沒有以此爭取碳足跡或碳標籤,2015 年遭到國外基金經理人寫信來抱怨,甚至揚言要減碼。「因此,今年捷安特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中,將更強調減碳作為。」杜綉珍苦笑。

汽車產業對於減碳議題也相當敏感。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幾年前到國外參加供應商大會,同業聊著彼此做了哪些環境減碳項目、怎麼認證碳足跡。他本來只在一旁聆聽,突然有人問,「和大做了什麼?」他一時說不出來很尷尬。回台後,他找專業顧問團隊,一方面做碳盤查,同時蒐集同業和品牌車廠特別重視哪些減碳項目?如今和大的幾項軸類產品甚至可以達到碳中和,也讓和大能從一家小零組件工廠,躍升為特斯拉(Tesla)的合作夥伴。

為什麼近 2 年來,上至產業龍頭、下至投資法人、製造出口商,都積極為減碳備戰?因為他們真的嘗到苦果了。

「下雪了!」才剛度過人類有溫度紀錄以來最熱的 2015 年,但今年 1 月 24 日清晨,台灣各地低海拔的都會區,竟飄下冰霰。儘管低溫只維持短短 1、2 天,卻已讓長期關心氣候變遷的專家、學者憂心忡忡,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無節制地燃燒石化能源,排出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氫氟碳化物、氯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已改變了大氣濃度與氣流方向,造成氣候極端異常,才會在短時間內從極熱到極冷。

今年初,德國慕尼黑再保險(Munich Re)發布年度氣候變遷報告,指出 2015 年聖嬰現象在世界各地造成熱浪、洪水等天災,約 2 萬 3,000 人喪生,財物損失 900 億美元(約 2.9 兆元台幣;2014 年為 1,100 億美元,約 3.5 兆元台幣),其中包含了 27 億美元的保險理賠金。「今年聖嬰現象不僅會加強,還會伴隨反聖嬰現象,恐將造成更大的損失。」報告指出。

在台灣,雖然趨勢並不明顯,每年因颱風洪水而造成的產險理賠金額,也將近 20 億元台幣。因此,2015 年 12 月 12 日,195 個國家代表再次齊聚法國巴黎,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1 次締約方會議(COP 21),訂出了比 1997 年《京都議定書》更嚴格的減碳目標。

 

中國與美國緊張了
逼近暖化臨界的攝氏兩度

19 年前的《京都議定書》,根據大氣科學研究與預測,要求當時先進國家應帶頭減量碳排,未來世界均溫必須降低到比 1990 年排放量低 5.2% 的水準,讓世界均溫增加不超過攝氏 2 度,人類才不至於滅絕。

「一旦超過攝氏 2 度,暖化就不可逆,很快就會升高到 3 度、4 度,高到攝氏 6 度就是地球浩劫。」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總經理黃正忠語重心長地說。

根據倫敦經濟學院教授狄亞茲(Simon Dietz)4 月發表的模型估計,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資產減損 2.5 兆至 24 兆英鎊(約 116 兆至 1,100 兆元台幣),但若能將溫度控制在攝氏 2 度以內,損失壓低在 3,000 億英鎊(約 14 兆元台幣)以下,還包含企業減碳成本。因此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不但不能超過 450 PPM(百萬分率,濃度計量),還要降到 400 PPM 以下。

然而,由於當時最大排放國美國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而中國也因過度追求經濟成長,大量開採煤礦及使用石化能源,不但導致空氣細懸浮微粒 PM 2.5(直徑 2.5 微米)濃度過高,戕害人民健康,累計排碳量甚至已超過美國。使得即使歐盟積極減碳,但只要中、美未加入,全球減排目標便形同具文。

大限逼近得比想像快。根據世界銀行估計,若要達到目標,碳強度減緩速度一年必須達到 6.3%,但如今海平面已升高 19 公分,2015 年 5 月,在北極的二氧化碳濃度竟首度超過 400 PPM,離不可逆的攝氏兩度加速接近,中國與美國終於緊張了。

因此,在 2015 年底的《巴黎協議》上,以中、美為首的參與國代表們達到共識,致力將溫室氣體濃度再降至 350 PPM,讓溫度增幅縮短至攝氏 1.5 度以內。同時也擴大參與對象;不僅鼓勵國家自定預期貢獻,也期許企業自願加入。

 

《巴黎協議》為碳定價
人類史上首見全球總量管制

本次金融業參與度特別高。為了延緩氣候暖化速度,全世界須投入 1 兆美元(約 32.5 兆元台幣)發展清潔科技,但如今只有 2,500 萬美元,勢必要由金融業扮演集資、引資要角。「我們正站在石化能源轉向再生能源時代的轉捩點上,從高碳產業邁向低碳產業,一定要靠資本市場來操作,才能更順利促進轉型。」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朱竹元指出。

更重要的是,儘管並未列入《巴黎協議》條文,但環境損益、氣候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討論甚囂塵上,只要有超過 55 國或碳排佔全球比 55% 以上的國家,在 2017 年中以前加入由國際貨幣基金(IMF)所籌組的碳定價領導力聯盟(The Carbon Pricing Leadership),「為碳定價」就成為正式協議,碳金融勢必成為顯學。

換句話說,明年中以後,碳將成為史上第一個進行全球總量管制的項目,各國排碳都必須受限於配額之內,國家以下再依產業分發配額,又以高碳排產業如能源、建築、製造、運輸優先列管。若排放量比配額少,可轉賣給其他需要的企業;超過配額之外的碳排,就要課稅或到碳交易平台上購買排放權。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所長李堅明分析,碳有價化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碳稅,台灣叫能源稅,「學理上,碳稅的稅率應反映排碳的外部環境造成的損失,但看到其他國家的經驗,卻往往是政治協商的結果,」他指出,澳洲曾訂過一噸碳的碳稅要價 23 澳幣(約 580 元台幣),稅率過高反而讓美意夭折。

另一種碳價是指碳交易,由市場供需狀況,以及企業邊際減碳成本來決定。減碳技術高、能源效率高者通常就是賣方,技術低的就會是買方。

據 IMF 統計,目前有 40 個國家、20 個地方政府落實「碳有價化」制度,列管約 70 億公噸、將近全球八分之一的溫室氣體。但由於碳交易是有總量上限的交易(cap& trade),如果市場總量浮估,碳價就會崩跌。但若嚴格列管,碳價又會快速上漲,因此碳價會隨管制強弱、減碳成本高低、天災發生多寡而起伏。

 

不作為後果很可怕
台灣碳交易上路至少要 5 年

黃正忠指出,全球也有上千家企業把排碳視為經營成本,對內實施碳費,如微軟、Google 所有部門都得經過嚴格盤點,算出碳成本,並提出減排目標,不足之處就得另外花錢去買碳權。碳盤查的過程非常細微且瑣碎,但卻讓微軟 3 年前便宣布產品都達到碳中和,搶先取得低碳經濟優勢。

反觀台灣,斡旋多年,2015 年能源三法:《溫室氣體減量法》、《能源管理條例》,以及《再生能源條例》終於通過立法;依據環保署規畫,初期將優先列管鋼鐵、化學、油電燃氣、水泥業等高碳排放產業,受影響的上市櫃公司約一百多家;半導體、營建、航空、製造等產業則須進一步評估。然而,政府作為卻因為政黨輪替而轉趨保守。

李堅明指出,台灣雖然不是《巴黎協議》參與國,無法參與相關機制,也不能參加國際碳交易市場,但為了替地球盡一份心力,環保署《溫管法》中也規定台灣的減碳承諾,2050 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要降到 2005 年排放水準的 50% 以下,即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比現在降低 1.24 億噸。若以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歐洲氣候交易所碳價每噸 5.24 歐元計算,台灣若完全不作為,不僅要為此付出 234 億元台幣外購排放權,還可能面對國際經濟制裁。

亞洲現行碳價仍偏低,但最觸動敏感神經的,卻是碳權配額分配,光是要和產業溝通可能就至少要花 2 年,「台灣碳交易上路,恐怕還需要 5 年。」李堅明評估。

然而,台灣能等那麼久嗎?「全球平均溫度比上個世紀升高了 0.9 度,而台灣都會區年均溫則上升 1.5 度;台灣人,你有什麼資格不緊張?」朱竹元語重心長。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