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該如何再造海洋產業的價值?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7 月 04 日 9:3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灣該如何再造海洋產業的價值?


如果把海洋視為地球內太空,那麼台灣所在位置具有極大優勢,例如台灣海峽是典型的大陸棚水域,陽光日照可到達數十公尺深的海床,魚蝦貝類物種相當豐富。因此面對海洋,我們不應該陌生。但為什麼還是會出現「台灣四周環海,應該加強……」的聲音,這樣的願景為何始終看不到明確的目標,因為無法再仿效過去的海洋霸權,如鄭和下西洋的方式來表現,反而須從明確的發展出口來尋找機會。本文將分別從海洋各個面向切入討論。

海洋科技需深化認識

以海洋科技為例,不應停留於過去的航海探險、海邊戲水及浮潛設備的認識,而是應將眼光放遠、心胸放寬,才能朝海洋探測、海洋能源開發、海洋領土掌握、藍海經濟競爭力提升等前進,也才能解決台灣目前面臨的一些困境,像是「過漁」的問題。

近年來無漁可補的窘況益發嚴重,但可以藉由海洋科技的相關產品技術來紓解,例如許多國家早已使用「信標」(Tag)來追蹤大型迴游漁種的路徑與數量;常見的做法是在海上捕撈到幼魚時,在魚體裝上信標後放生回海上,爾後可從各漁港回收漁標估算,從幼魚長到成魚的時間。部分的信標如果具有衛星通訊裝置,則能直接追蹤漁群位置,漁船除了使用聲納魚探機之外,更可由信標找到捕撈位置。

然而這樣的做法仍須克制捕魚數量,如捕獲幼魚則繼續裝上信標後放生,增加漁業的穩固來源。此外,由於信標使用衛星通訊,在水中超過數十公尺深以上時,則無法透過電磁波通訊,因此,只能運用在會靠近海面迴游的魚種。

由於長期缺乏海洋管理措施,就算實施禁漁加上由人工復育方式,要恢復到以往的榮景,恐怕仍十分困難。再加上台灣西海岸的工業開發密集,先不論是否有違法排放廢污水,光是高密度的廢水排放問題,就足以改變小區域規模的海水酸鹼度,這裡的海洋生物受得了嗎?所以,這就需要從海洋管理的角度來考量,究竟海洋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海洋管理需因地制宜

在海洋經濟產業中,航運的產值是最大,台灣大型商港在過去曾有不錯的競爭力。然而港口營運及安全管理其實不容易,各港口的環境條件差異,也需要適當的海洋管理方式。台灣的商港和漁港遍及本島四面水域,由於地形效應,使得台灣西海岸的漲退潮差可達 5 公尺以上,所以許多港口的進出港時間,是要算準漲潮週期,否則在退潮時,船隻將會擱淺而動彈不得。

一般而言,大型商港會自行建置港口的航道引導系統及即時監測站,發報給進出港船隻海況資訊,來確保航行安全;各港口的潮位預報資訊提供由中央氣象局負責(軍港由海軍大氣海洋局負責),而會使用到這些預報資訊的民眾,當然希望準確率越高越好,這樣的期待必須仰賴於政府充足預算,在更多水域設置長期觀測站,逐步修正預報模式。

近年政府雖然逐步鬆綁海上活動的民眾管制措施,但相較於先進國家把海洋視為領土的管理作為,我們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未來也許民眾可以更自由地親近海洋,但對於安全教育、海況監測及預警措施,仍有待政府建立完善的實施策略與硬體建設。

 

海洋觀光需多元化

台灣四面環海,但走到海邊先看到的,大多不是美麗沙灘或蔚藍海洋,而是比人還高的防波堤或消波塊,這樣的單一景色讓海洋觀光永遠都只能紙上談兵。嚴格來說,海洋觀光缺乏的不是建設經費,而是引人入勝的面貌。許多人擔心海面潮差大的狀況,但這並非都是壞事,其實在澎湖早已被妥善地利用。早期居民在海邊築起石滬,在退潮後可簡單地撈起困在石滬內的魚蝦,現今也許不再利用石滬捕魚,著名的雙心石滬因形狀浪漫而成為觀光據點。

所以,海洋觀光不是靠水泥堆砌成形,而是需要結合人文背景、海洋科學、裝置藝術、公民素養及文化教育。對天然的海洋博物館來說,她可能是沒有屋頂、沒有收票口、沒有圍牆的地方,要吸引觀光人潮不外乎就是景點塑造,用講故事的方式,讓觀光客能有更深刻的印象。

而發展海洋觀光首要的硬體建設應該是交通網絡,當公共運輸不夠發達時,海邊大概都會鋪上水泥變成停車場;再加上景點串連不夠或指引不足時,觀光潮常常只是曇花一現。

其次是岸邊景點延伸至海上的巧思,可以多利用海洋科技跟物聯網科技,在海洋觀光景點上達到互補功能,例如觀浪景點可以站在岸上聽到澎湃的浪花撞擊聲,如果能在遊客中心聆聽水中傳來的浪花聲,也許偶爾可以聽到魚蝦或海豚叫聲,其實是可以加深觀光印象。

 

再生能源的發展需培養人才

台灣的天然資源與發電能源皆十分匱乏,在政策上欲提高發電能源的自主比例時,再生能源應是重要的選項。海洋可提供的再生能源包含離岸風力發電、波浪發電、海流發電、溫差發電等,不論是哪一種發電裝置,面對的挑戰皆是海洋環境的耐用度及發電效益。

以台灣近期發展的離岸風力發電來看,歐洲早已邁進商業運轉階段,台灣缺乏的不見得是發電機等硬體設備,而是專業人才的培養,這包括設計規畫、電廠管理、海洋調查、工程建設、特殊船舶運輸、風機維修、水下檢測維護、環安衛管理等,這些就業機會更有別於過去港灣建設的人力,對海洋認知應從避免危險走向認識危險,並運用更多的海洋科技的專業設備,隨時掌握離岸風力發電的各種風險,提高離岸再生能源的發電效益。

 

海洋發展需整體規劃

面對海洋發展的選項,應該朝向整體規畫和多元發展的目標,整體規畫指的是海洋是國家領土之一,不只是漁業,也不只是航運,海洋可以刺激觀光增加收入,可尋找更多環境資源;多元發展是指在區域性中,利用海洋的用途是可以多項並存。

而海洋管理絕對是政府的權責,不應由部分開發單位或企業來規劃,更不應由環境影響評估層面來決策,侷限開發方向。海洋科技將會慢慢走入民眾生活,從觀光、美食、發電、交通等,都能夠看見海洋科技提供重要的資訊,海洋價值也在無形之中融入你我的生活。

(作者:湛翔智博士,知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圖來源:Flickr/Dal Lu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