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光受朝日專訪 2025 非核拚綠能達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10 月 23 日 14:47 | 分類 太陽能 , 核能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李世光受朝日專訪  2025 非核拚綠能達陣


日本「朝日新聞」今天以頭版報導台灣 2025 年非核家園目標,並專訪經濟部長李世光,指出台灣受 311 福島核災影響,廢核成為社會共識,未來將修正電業法,以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至 20% 為目標。

李世光受訪時坦言,台灣推動綠能的政策時程相當迫切,時間壓力非常龐大,但強調政府不能把重大的議題留給下一代面對,必須堅定政策並落實執行。此外,他也提及,台灣上一代綠能政策不夠清楚,沒有產生自己的技術,但日本製造的經驗很棒,這是另一塊台日合作的契機。

朝日新聞今天頭版以「受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影響,台灣 2025 年終止核電」為題,報導台灣在日本 311 震災後轉向反核,政府為達成 2025 年非核家園目標,行政院近日通過電業法草案,鼓勵民間部門參與再生能源,並以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佔能源比率提高到 20% 為目標,希望能在今年經立法院三讀通過。

李世光接受朝日新聞專訪時指出,台灣對核電的民意在日本 311 地震後有很大轉折,因此民進黨政府上任後提出「2025 非核家園」,就是明確的要求 2025 年以前核電廠全部要退役,推動綠能。

然而李世光也坦言,要達成政策目標時間相當緊迫。現在核電佔發電比率 14.2% 左右,加上核四大概 18% 左右,廢核將面臨機載問題。此外,還有核廢料處理議題,很多人認為「過一陣子再來想」,這是綠能政策最大的敵人,每慢 1 年,壓力就會倍數增加。2025 年離現在只有 9 年,因此時間壓力非常大。

李世光說,發展綠能可先從太陽能開始,離岸風電也會同時推動。由於太陽能發電技術已成熟,很多公司都微利化、甚至虧損;這對於製造業者聽起來雖是壞消息,對台灣卻是投資的好時機。

李世光也說,台灣海峽的結構,使季節風風力會加速,因此台灣風廠品質好。但上一代的綠能政策不夠清楚,沒有產生自己的技術,也是當前台灣面臨的困境。不過,他表示,日本製造的經驗很棒,將可成為台日合作的契機。

李世光表示,想達成 2025 非核家園目標,原本思考「綠能可不可以直接替代核能」,但可改從「為了不想讓子孫面對核廢料,因此要非核家園」思考。他認為,不能把重大的議題留給下一代面對,應秉持穩定堅定的政策,在執行時才能誘發所有相關政府部門,去推動並執行相關的產業、國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