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 9,900 萬年,古雛鳥化石找到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6 月 11 日 0:00 | 分類 科技教育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距今 9,900 萬年,古雛鳥化石找到了


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為首的中美加等國研究人員,今天在北京宣布發現世界上第一件琥珀中的古雛鳥標本。這個標本距今 9,900 萬年,與恐龍處在同一時代。

綜合澎湃新聞、北京青年報等中媒報導,來自恐龍時代的第一隻雛鳥標本被人類發現了。

以邢立達為首的中國、加拿大及美國的古生物學家 8 日在北京宣布,有關恐龍時代第一隻雛鳥標本的研究論文已在國際知名地學刊物《岡瓦那研究》(Gondwana Research)發表

這個長約 9 公分的琥珀化石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標本的擁有者騰衝虎魄閣博物館將這個琥珀交給研究團隊。

琥珀中保存鳥類極為豐富的軟組織細節,包括裸露的耳朵、眼瞼,以及跗骨上極具細節的鱗片。

邢立達指出,琥珀中的標本是一隻較為完整的反鳥類雛鳥,記錄了生命最初幾週的骨學和羽毛特徵,為人們研究恐龍時代的古鳥類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說,這隻雛鳥體型嬌小,從嘴部到尾巴末端的長度約 6 公分,推測牠當時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濕的熱帶環境中,不幸被柏類或南洋杉類針葉樹所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一直保存至今。

研究團隊之一的古鳥類學家鄒晶梅表示,這隻雛鳥標本的頭骨有明顯的牙齒,椎體等其他骨骼形態一致,屬於典型的反鳥類。

反鳥類是白堊紀出現的一類相對原始的鳥類,肩帶骨骼的關節組合與現生鳥類相反,因此得名。

(圖片來源:邢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