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思創取得重大研究突破,源自植物的重要化學品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6 月 15 日 15:50 | 分類 市場動態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科思創取得重大研究突破,源自植物的重要化學品


科思創在使用植物原材料生產塑膠領域取得研究突破,成功從生物質中提取苯胺這一重要基礎化學品。這一成果由科思創與合作夥伴共同透過全新技術在實驗室中完成。迄今為止,苯胺生產仍需依靠化石原料。苯胺在化學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是眾多產品的原材料。

在實驗室取得成功之後,科思創計劃與產學研領域的合作夥伴進一步開發這一技術。第一步是將該技術擴大至中試規模,而最終目標是實現生物基苯胺的工業規模生產。如果成功,這將成為化工產業前所未有的成就。

前所未有的成就

全球每年的苯胺產量約為 500 萬噸,年平均增速約為 5%。科思創是全球領先的苯胺生產商,產能約為 100 萬噸/年。科思創在生產硬質聚氨酯泡棉過程中需要苯胺做為前體,硬質聚氨酯泡棉是一種高效絕緣材料,廣泛應用於建築物和製冷系統。

科思創負責創新的董事會成員施樂文博士表示:「市場對由再生原材料製成,有益於生態的產品正表現出極大興趣。用生物質製備苯胺,可以説明化工和塑膠產業減少對化石原料的依賴,降低市場波動對其的影響。透過這項技術,我們將繼續追求『開創精彩世界』的美好願景。」

科思創專案經理 Gernot Jäger 博士表示:「該新技術使用再生原料生產苯胺,與採用標準技術相比,二氧化碳排放將顯著降低。如此一來,我們的客戶在生產以苯胺為原料的產品時,碳足跡也會大幅減少。」此外,該技術中的化學反應可在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外部機構正對該技術生態方面的表現進行全面評估。

碳含量 100% 來自生物質

目前,產業普遍以純苯作為原料生產苯胺,而純苯是從石油中獲取的化工原料。然而,純苯可以由工業用糖取代,而且工業用糖已經可以由飼料玉米、麥桿和木材等原料大規模生產。新開發的技術以微生物作為催化劑,首先將工業用糖轉化為苯胺的前體,隨後透過化學催化獲得苯胺。「這意味著苯胺中的碳含量將 100% 來自再生原料。」Jäger 博士解釋。

目前,科思創正與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亞琛工業大學 CAT 催化劑中心以及拜耳公司展開合作,進一步開發該技術。Jäger 表示:「這支充滿活力的跨學科團隊由高水準專家組成,他們可以提供專案所需的所有專業知識,是保證持續成功的基礎。」該長期研究專案將獲得來自德國聯邦食品和農業部專案代理機構 FNR 為期兩年半的資金支持(資助編號:22010215)。

科思創已經在許多不同的產品中使用再生原料。例如,科思創開發的一款塗料固化劑中多達 70% 的碳含量來自植物。二氧化碳也被越來越多的用於替代原料使用。科思創自 2016 年開始生產的軟質聚氨酯泡棉前體物質中,二氧化碳取代石油用做原料的佔比多達 20%。公司還在研發更多以二氧化碳做為原料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