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國震中心台南實驗室開幕啓用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8 月 09 日 14:30 | 分類 市場動態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國研院國震中心台南實驗室開幕啓用


國研院國震中心台南實驗室於 2017 年 8 月 9 日舉行開幕啓用典禮,由科技部陳良基部長親自主持揭牌儀式,立法委員王定宇、成功大學蘇慧貞校長、陳東陽副校長、國研院王永和院長、吳光鐘副院長、國震中心黃世建主任與其他多位產官學研貴賓參與,共同見證我國地震工程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  解析近斷層地震利器

台灣地震頻繁且斷層密布,鄰近斷層區域受到具有高速度脈衝及大位移特性的地震波影響,如甩毛巾一般,會對結構物造成極大損害。現今全台約有 250 萬棟建物、超過 860 萬人住在活動斷層兩側 10 公里內,持續遭受「近斷層地震」的威脅,然而過往我國並無相關設施可模擬近斷層地震效應。

為深入探討台灣近斷層地震特性,發展適切的耐震技術,在科技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實驗研究院與成功大學共同努力下,歷時 3 年興建完成「國研院國震中心台南實驗室」。

該實驗室擁有「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與「雙軸向動態試驗系統」兩大高性能實驗設施。「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是因應台灣地震頻繁且部分斷層通過人口密集區的環境特點所設置,其性能為目前全球首屈一指,可協助學者專家了解結構物在遭受高速度脈衝與大位移近斷層地震效應的反應,針對台灣地震特性發展本土化耐震技術。

「雙軸向動態試驗系統」則為滿足產業界與學研界對於隔震元件日漸增加的測試與研發需求而設置,是目前亞洲唯一、世界唯三可進行足尺寸隔震元件動態測試之設備,能驗證隔震元件受近斷層地震作用下的動態行為。未來我國產業將可在國內完成產品驗證,無須再送至國外測試,有效降低國內隔震結構興建成本與工時,並確保其優異品質;此外,將結合先進實驗技術,使我國在隔震技術發展居世界領先地位。

典禮當天「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以震度達 7 級地震紀錄,對二分之一縮尺的 3 層樓鋼筋混凝土構架進行耐震測試,模擬在近斷層地震效應影響下,底層挑高類型建築(例如商辦、賣場或消防廳舍等)的結構破壞行為。而「雙軸向動態試驗系統」則對常用於隔震結構的橡膠支承墊,施以大位移的反覆剪動位移,演示地震發生時隔震元件作動過程,充分展示該系統具備的高速度與大位移優異性能。

產學研通力合作  解決我國耐震問題

未來國研院國震中心台南實驗室將與功能互補的台北實驗室南北呼應,因應台灣環境特性發展尖端耐震技術,促使我國成為國際地震工程的研究重鎮;並結合南部地區大專院校的地震工程研發能量,成為當地研究人才重要培育搖籃。後續台南實驗室將逐步建置離岸風機關鍵組件測試平台,鏈結沙崙綠能科學城與聯合研究中心,為我國綠能產業發展共盡心力。

此外,南部既有的石化廠、煉鋼廠及高科技公司,許多工業管線、儲油槽及廠房設備均存在設備耐震問題。台南實驗室啓用後,除可就近協助南部產業界進行耐震能力測試外,亦可激發業界解決耐震問題的意願及興趣,進而投入研發人力,透過產學交流,共同為我國防災科技與產業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