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遴選上路,2025 年產值上看 1,200 億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1 月 15 日 17:4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離岸風電遴選上路,2025 年產值上看 1,200 億


經濟部今天公布離岸風電遴選辦法,2020 年先行遴選 0.5GW,不要求國產化產業關聯,2021 至 2022 年併網商轉者,今年底應提出國產化規劃。經濟部預估,2025 年單年產值將可超過新台幣 1,200 億元。

經濟部長沈榮津今天主持離岸風電遴選方案記者會,沈榮津表示,2020 年將先行遴選 0.5GW,提前於 2020 年併網商轉的廠商,不需要提出產業關聯執行計畫,也就是國產化規劃。而 2021 至 2022 年併網商轉者,須在 2018 年底前提出;2023 至 2025 年則應於 2019 年前提出。

至於遴選第二階段的 3GW,遴選第 1 順位的廠商,最多只能取得裝置容量 1.2GW 的風場,依照遴選結果排序,順位第 2、3、4 名的廠商,最多只能取得 0.9GW、0.6GW 及 0.3GW 的風場容量。

沈榮津表示,所謂的產業關聯執行計畫,應該包含四大部分,首先是海事工程,其次是水下基礎設施,第三則是海底電纜製作,最後則是風機零組件整合。

他說,北部及南部各有台北港及興達港,分別做為水下基礎設施、塔架等重件碼頭,組裝就會拉到台中港的風電產業專區,如果風機需要維修運轉,彰化漁港就做為工作船等運轉維護的運維碼頭。台北港、興達港及台中的風電產業專區,預計在 2020 年可正式生產及營運。

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說明,目前提供的 36 處潛力場址,已有 24 案提出申請、20 案通過環保署相關審查,共約 10.5GW 裝置容量。外界關注的併網容量,在 2020 年以前所需的裝置容量都已經備足,接下來 2021、2023、2024 及 2025 年,彰化併網容量分別將增加 1GW、0.5GW、1GW 及 4GW,會努力如期完成。

根據工業局預估,2025 年單年離岸風電產值將可達到新台幣 1,218 億元,其中水下基礎設施、海纜及塔架將成為貢獻產值最高的產業別;不過,106 年離岸風電產業產值僅 12.7 億元,而未來最難國產化的部分還是離岸風電的「大腦」,也就是控制系統。

根據 2025 非核家園政策目標,經濟部規劃再生能源占比應達 20%,裝置容量約為 27GW,離岸風電規劃示範風場、潛力開發場址等,2025 年前將完成 3.5GW 遴選、2GW 競標,預計 2020 離岸風電發電量可達 198 億度、增加 1.8 萬就業機會,以及帶動新台幣 9,625 億元投資。

經濟部今天公布離岸風電遴選方案,3 天後遴選辦法將公告上網,3 月底以前截止收件,4 月中旬辦理遴選會議及容量分配,4 月下旬公布遴選結果。5 月上旬公開剩餘併網容量,6 月下旬依排序結果,分配剩餘併網容量;第三季執行簽約。

(作者:黃雅娟;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