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新 iPhone 售價備受矚目。外媒報導,今年高階新款 iPhone 訂價可能達到 1,100 美元,蘋果透過三大訂價策略,儘管 iPhone 銷售量年減,卻可大幅提升平均銷售價格。
國外財經網站 Business Insider 引述瑞銀(UBS)分析師米盧諾維奇(Steven Milunovich)和威爾森(Benjamin Wilson)報導,蘋果今年的新款旗艦機種,售價可能達到 1,100 美元。
再給客戶的近期投資筆記內容指出,根據前任蘋果員工的說法,一旦蘋果建立了價格帶,就會繼續維持。
報導指出,過去數年來,蘋果成功說服消費者,接受更高的售價購買 iPhone 手機,平均價格從先前超過 600 美元漲到近 800 美元。
蘋果也提出三大策略,持續說服消費者花費更多的預算購買新款 iPhone,儘管蘋果也推出入門款產品供首購族參考。
報導指出,這三大策略包括首先提供一系列例如較大螢幕尺寸或是照相鏡頭等高階功能降低價格曲線、其次透過適度的較高價策略帶動高階消費者提升價格曲線、再來透過新的功能建立較高的價格帶,並透過較舊的機種開發入門級市場。
國外科技網站 9to5Mac 分析,以蘋果截至去年 12 月底的 2018 會計年度第 1 季銷售狀況為例,儘管蘋果當季 iPhone 銷售量比上一年同期略減 1%,不過平均銷售價格(ASP)卻從上一年同期的 695 美元大幅提升到 796 美元,iPhone 銷售量雖年減 1%,但產品 ASP 卻大幅上揚超過 100 美元,就是蘋果的訂價策略奏效。
蘋果日前公告將在美國時間 5 月 1 日(台灣時間 5 月 2 日)公布 2018 會計年度第 2 季(截至今年 3 月底)財報,屆時 iPhone 平均銷售價格將是法人關注焦點之一。
市場一般預期,今年下半年蘋果可能推出 6.5 吋和 5.8 吋有機發光二極體版 iPhone,以及 6.1 吋 LCD 版 iPhone。其中 6.1 吋 LCD 版 iPhone 下半年出貨占新款 iPhone 比重可到 50%。
本土投顧報告先前預期,今年所有新款 iPhone 都將具備臉部辨識功能,從出貨量來看,今年所有 iPhone 出貨量上看 2.4 億支到 2.5 億支,其中大約 1.5 億支可能具備臉部辨識功能。
(作者:鍾榮峰;首圖來源:Flickr/Aaron Yoo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