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上賈伯斯、比爾蓋茲作為,祖克柏赴歐洲聽證會遭官員慘電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24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Facebook , 社群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比不上賈伯斯、比爾蓋茲作為,祖克柏赴歐洲聽證會遭官員慘電


4 月,Facebook 執行長馬克祖克柏因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濫用 8,700 萬用戶個資事件,在美國聽證會上接受 44 位國會議員連番拷問,因為受影響的用戶中包括 270 萬名歐盟成員國用戶,道歉大會從美國移師到了歐洲。

不過這場道歉大會顯得有點多餘、浪費時間,因為會議形式設計的非常奇怪,再加上時間限制,讓祖克柏沒能完整回答歐洲議員們的諸多疑問,正因為如此,祖克柏僅回答自己想回答的問題,也被部分議員批評回答避重就輕、內容空泛。

怪異的聽證會設計,讓祖克柏選擇性答題

「我問了你 6 個問題,但我一個答案都沒得到。」比利時歐洲議會成員 Philippe Lamberts 會議接近尾聲時這麼說。

這場於歐洲登場的會議與 6 週前美國的聽證會很不同,因為迫於外界壓力,從原本的一場閉門會議,最後臨時改為一場公開透明的網路直播。比利時代表這麼抱怨不是沒有道理,許多人都期待相隔了 6 週,祖克柏能不能提出更多讓人耳目一新的說詞,但卻被獨特的會議形式破壞了當初的期待。

不同於美國聽證會長達 5 小時的輪番提問,歐洲的這場會議,一開始祖克柏先朗讀事前擬的聲明,接著在場 12 位歐洲議會代表,用超過 1 小時提問大量問題,祖克柏一邊做筆記,所有人提問結束後統一回答,但最後祖克柏回答的時間只剩下 7 分鐘,且議員不能事後追問。

除了拷問祖克柏,更像宣傳 GDPR 的舞台

「過去幾年,我們沒能阻止自己開發的工具被用來做壞事,不論是假新聞、國外團體干涉總統選舉,還是開發者濫用用戶數據,我們都沒能好好履行自己的職責,這明顯是錯誤的,我在此道歉。」會議一開始,祖克柏再度以道歉拉開序幕。

這次聽證會比起得到祖克柏更多說法,也許歐盟更想藉由這個機會好好向世界宣傳,3 天後將上路的「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違反的企業將面臨年營業額 4% 罰款,藉此向外界傳達「數據隱私是目前歐盟最關注的事項」的訊號,而社群巨頭濫用個資就是最完美的例子。

▲ 不同於美國聽證會長達 5 小時的輪番提問,一開始祖克柏先朗讀事前擬定的聲明,接著在場 12 位歐洲議會代表,用超過 1 小時提間,祖克柏再統一回答。(Source:European Parliament

毫無意外,這次問題依舊圍繞在隱私,議員想知道 Facebook 可不可以保證劍橋分析事件絕對不會再次發生、要如何遵守 GDPR 的細則、用戶是不是能掌控自己的資料,也有人問到 Facebook 是否會開發一項產品,讓用戶可以選擇不要成為廣告投放的目標,另外還有假帳號、假新聞,以及是否能保證不再受外國勢力操控、WhatsApp 及 Facebook 資料會不會雙向蒐集。

祖克柏維持一慣基調,並沒有逐一回答,他表示公司絕對會遵守將上路的 GDPR 規範,為了符合這個精神,Facebook 將推出「一鍵清除歷史資料按鈕」功能,允許用戶刪除所有儲存的 cookie、瀏覽歷史。

永遠不會完美的 Facebook

至於劍橋分析,祖克柏表示公司還必須花上幾個月時間,才能確保平台完全沒有惡意第三方 App,認為未來一定還會有惡意 App 出現,但公司絕對會盡全力阻止用戶被惡意侵害,同時也研發更多 AI 工具,協助揪出不良的內容與帳號,「我們的目標是要讓 AI 主動審查內容。」祖克柏認為未來的狀況一定會如同貓捉老鼠,因為廣告商也會開始使用 AI 工具,「在這點上,我們永遠不會完美。」他說。

▲ 祖克柏特別強調 Facebook 在歐盟的大舉投資。(Source:European Parliament

至於仇恨言論跟假新聞,他重申公司會聘請數以萬計的審查人員,來解決這項問題,另外還特別強調 Facebook 在歐盟大舉投資,目前公司總部設在愛爾蘭、第二大工程團隊在倫敦、AI 實驗室在巴黎、數據中心在瑞典和愛爾蘭,2020 年還將在丹麥增設一座數據中心,並承諾今年底,Facebook 會在歐洲增聘 1 萬名人力、2020 年前會為高達 100 萬名民眾、小企業提供數位技能培訓。

議員花了 1 小時提問,祖克柏只有不到 10 分鐘時間應答,因此有機會避答定位廣告、WhatsApp 資料共享,以及蒐集非 Facebook 用戶資料等關鍵性問題。歐洲自由民主黨聯盟領導人居伊‧伏思達(Guy Verhofstadt)最後說:

你必須捫心自問,將來會如何被世人銘記,身為與賈伯斯、比爾蓋茲並列的三大網路巨人之一,你會像他們兩人一樣,讓世界變得更豐富?還是製造一個正在毀滅我們社會和民主制度的數位怪物?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